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国产奶粉靠什么实现“逆袭”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天歌 职员

  28日,由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牵头,伊利、蒙牛雅士利、完达山、飞鹤、明一、高原之宝6家乳制品企业分别发布了各自婴幼儿配方乳粉新品,并签署质量安全承诺。市场人士认为,这是国产乳业意欲“逆袭”洋品牌的一次高调亮相。(9月29日《京华时报》)

  这6家联合发布新品并且签署质量安全承诺书的乳企,都可以称得上是国内婴幼儿奶粉的一线品牌,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此次高调集体亮相,又是推介新产品,又是做出质量安全承诺,想为国产奶粉打一个翻身仗的意图很明显。市场人士也普遍认为,这是国产乳企意欲“逆袭”洋品牌的一次高调亮相。

  企业有“逆袭”之心,但是否能够顺利实现“逆袭”,却不仅仅只由企业自己来决定,还得靠市场的认同度,也就是看广大消费者的认同度。很显然,要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同,仅靠换一个牌子,推出几款新品,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说一个人决心告别不堪的过去,重新开始新生活的时候,喜欢用一个词叫“洗心革面”,国内乳企现在的做法,更像是“革面”,但是否真正做到了“洗心”,还有待下一步的观察。

  其实站在广大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对国内乳企也实在是“爱之愈深,责之愈切”,别看在国产奶粉屡屡曝出问题的当口,消费者从来不会对其嘴下留情,但是除了个别具有崇洋媚外心理的消费者之外,绝大多数人还是从内心真正盼望国产奶粉品牌能够“雄起”,能够依靠自身的品质和信誉赢得市场的。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往大了说是支持民族企业,往小了说,也是被进口奶粉的昂贵价格“欺负”得太久了,希望物美价廉的国产奶粉能够把他们从进口奶粉的“价格垄断”中解放出来。

  消费者的这种渴盼心理,在洋奶粉品牌被曝出安全质量和价格垄断等问题的时候,表现得尤为明显。可令人遗憾的是,国产乳企更多的时候就像是扶不起的阿斗,自己各方面的问题比洋奶粉还多,还让人无法忍受。在这种时候,消费者也只有忍痛割爱,选择用脚投票了。所以面对近日数家国产企业的集体亮相,作为消费者还是愿意“再相信”他们一回的。问题的关键就看他们是否能够把握住消费者给予的这次机会,真正靠质量说话,靠安全说话,靠管理说话,重新树立自己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重新赢回消费者的信心。

  说到底,国产奶粉要实现对洋奶粉的“逆袭”,离不开消费者的支持,而要赢得消费者的支持,就得依靠产品的品质,依靠正确的市场和价格定位。消费者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国产奶粉像那个刚刚被法院一审判刑十年的李某某一样,犯事之后改了个新名字,然后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最后在一个小跟头之后又栽了一个大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