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花谭
习近平同志最近在参观西柏坡重温毛泽东“两个务必”时指出:“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考试’仍在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百年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无异于又一次“进京赶考”,应当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拓展和深化“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关于“两个务必”的提出和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历史条件变化后,共产党员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继续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继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纯洁性这一迫切需要。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特别是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如何才能确保党员不蜕化变质,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良好的党性修养,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直面和回答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关系到党能否长期执政,能否跳出历史上各种政治团体或力量难以摆脱的兴也勃焉,亡也忽焉命运的重大问题。纵观人类发展史,每当发生重大转折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时,原本在困难条件下能保持先进本色的政治力量往往在巨大成绩面前,骄傲自满,脱离群众,贪图享乐。而我国封建社会绵延两千余年,打天下,坐天下的封建思想还有根深蒂固的影响,一旦取得政权,就认为享受成果天经地义,逐渐由与群众并肩战斗走向人民群众的对立面,由过去与人民群众的生死相依、鱼水关系,变成“油水关系”甚至“水火关系”,这就容易重演丧失政权的命运。
早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就思考了这一重大课题。毛泽东将郭沫若总结明朝李自成农民起义经验教训的《甲申三百年祭》列为延安整风的必读文件,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无论面对何种有利形势以及取得怎样的胜利,都必须永远保持清醒,千万不能骄傲自满,居功自傲,脱离群众,忽视群众利益,失去民心,重蹈李自成的覆辙。1949年1月,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告诫全党,完成全国革命任务,就是铲地基,但是起房子,这个任务要几十年功夫。高级干部要懂得,全国打开,事情方开始,那时会感觉比打仗还难。1949年3月,与国民党的战略决战胜利在望,新政权的建立已指日可待,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系统提出执政党作风建设的重要思想。在毛泽东看来,夺取全国胜利,只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更长,更伟大,更艰苦,执政后面临的任务更艰巨、更复杂。毛泽东极富远见地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某些党员干部“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后不久,在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之际,毛泽东又比喻说这是“进京赶考”,希望中国共产党人考出好成绩,不要当李自成。毛泽东用“两个务必”来警策广大党员干部,可以说是十分及时,十分重要的。在对取得的胜利进行认真总结的过程中,实际上毛泽东已经初步形成了关于党执政以后,如何建设新中国,党员如何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自觉意识。在即将取得全局性胜利之际,作为最高领袖能够有这样清醒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的认识,一方面因为毛泽东善于从古今中外成败兴替的历史中吸取教训,善于从党创立以来的历程中总结经验。另一方面,毛泽东作为辩证法大师,深谙事物对立转化的原理,好事处理不好,就可能转化为坏事。因此,毛泽东认为要把党的革命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就必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论断,就是要使党不变质,要使政权得以巩固,要使党的伟大事业向前发展。“两个务必”一经提出,就成为保证我们党实现由革命党向执政党伟大转变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同志深刻地指出,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解决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作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一个人不论活到多大岁数,最宝贵的是历经沧桑仍怀有赤子之心。我们党成立90多年了,执政60多年了,最宝贵的是要永葆青春、永葆生机活力。这就要不断改进作风,不断改革创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牢记和践行“两个务必”,正是新形势下改善与密切党群关系至关重要的作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示范者的广大党员,能否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并在整个社会中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在改革开放巨大发展成就面前,部分人会骄傲起来,贪图享乐的思想可能滋长,特别是一些居于领导地位的党员干部,慢慢养成高高在上的傲慢状态,再不认为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只认为自己是权力的主宰者和一言九鼎的发号施令者,不愿意再做艰苦的工作,产生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如果不坚决防范和克服这种现象,原本与群众心连心的党就可能异化为与人民群众离心离德,或者人民群众与之貌合神离的党,党的事业就不能继续向前发展,甚至会失败。只有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让群众发自内心地拥护党的领导,才能集中最广大群众的力量,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成就与问题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以谦虚谨慎的态度,重温党的革命史和奋斗史,认真学习研究我党自身现状及肩负的任务,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所面临的挑战和考验,以谦虚的态度深入群众,学习和总结人民群众创造和探索的新经验,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可以避免因脱离实际而导致执政过程中的种种失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做到“两个务必”就能以正确态度对待成就与挫折,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新情况、新问题。因此,不论取得怎样的成就,广大党员都必须不断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地干工作,谋事业,不断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两个务必”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从理想信念、执政为民、党内民主建设、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党的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严明纪律等八个方面对以什么样的改革创新精神以及怎样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了系统阐发,这些党的建设的具体措施与“两个务必”的要求是一致的、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辩证统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把坚持和践行“两个务必”结合起来,把“两个务必”的精神贯彻到活动始终,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得以全面推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就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的检验和人民的检验。
(执笔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杨先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