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4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八项规定”出台半年 “低调的奢华”仍须警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5月31日,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许传智透露,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2665个,给予组织处理和党政纪处分2290人次。

  时间往前推至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无论是“轻车简从”、“不铺设迎宾地毯”的细致,还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的真诚,都在集中释放一个信号:打铁还需自身硬,政府要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

  第一阶段:

  2012年12月-2013年2月,

  新规引发奢侈消费“狙击战”

  从去年底至今,笔者持续关注“八项规定”引发的“蝴蝶效应”。

  先是年夜饭等餐饮行业市场的萎缩。全国各地许多机关单位为响应中央厉行节俭的规定,均取消了往年的例牌“年夜饭”。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13年前两个月高档餐饮企业的营业额,北京、上海、宁波分别下降了35%、20%和50%左右。

  随着公款消费的收紧,奢侈品销量也应声下落。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最新报告显示,2013年1月20日至2月20日,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总额为8.3亿美元,比2012年春节期间销售下跌近53%。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全球知名奢侈品集团在华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表示,该现象与公款消费受限不无关系。

  这一系列变化得到了民众的广泛好评,但也遭遇一股“观望风”:明张旗鼓,暗避风头,“硬政策”遭遇“软抵抗”。笔者在采访中经常听到干部说的一句话是:“别撞到枪口上。”担心“撞枪口”的潜台词是“避风头”,体现了一种观望和侥幸的心态。一项“民众眼里的作风转变”的网上调查显示,受访者中64.23%担心“中央决心大,下面不落实”。

  第二阶段:

  2013年2月-4月,

  人人喊打与暗度陈仓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社会上逐渐出现了对公款大吃大喝“人人喊打”的局面:广州南沙城管执法人员、河南某县纪委书记等公职人员相继因公车私用遭到百姓举报;江苏泰州一名官员因为举办天价招待晚宴遭到当地百姓围堵,“跪桌”求饶仍被曝光。

  但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行为却并未绝迹,变相的公款吃喝现象在一些地方悄然出现。3月底,新华社曝光了四种应对“八项规定”的不良形式:变地点、变标准、变名目、变包装。笔者在暗访中也发现了大量问题。

  招待点暗度陈仓现象层出不穷。堂而皇之去酒楼食肆消费少了,低调私密的私人会所生意变好了。为规避检查,许多公务宴请转入“不对外营业”的奢华私人会所,一般外有保安站岗,普通百姓难以涉足。部分更低调的官员,甚至将饭局转入小区民宅,异常隐蔽。

  单位食堂成吃喝“避风港”。不敢去外面大吃大喝,有的单位改在内部食堂以“工作餐”名义进行公务接待。然而,笔者了解到,部分单位食堂装修豪华,工作人员均从外面聘请,甚至从五星级饭店临时邀请大厨掌勺。鲍参翅肚、名酒名烟一样都不少,实际接待标准远超“工作餐”之上。

  高档消费换包装掩人耳目。“矿泉水瓶装茅台”、“‘红塔山’盒里藏‘熊猫’”、“农家乐里洗桑拿”成了不能说的秘密。

  第三阶段:

  2013年4月-5月,

  遏制大吃大喝走向制度探索

  转入低调之后,奢华依旧。这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相继被曝光。今年4月,中纪委通报了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被视为首张“问责清单”。这种明确警示,让大家看到了中央推进落实“八项规定”的决心。

  上月底,中纪委下发《关于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的通知》,要求纪检监察系统在职干部职工在6月20日前自行清退所收受的各种名目的会员卡。此次从内部开刀的“退卡”活动,被称赞为全国反腐倡廉行动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许传智于近日做客人民网访谈节目时透露,目前中央纪委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八项规定”行为适用纪律处分条例的解释。这表明,关于“八项规定”的配套制度正在逐步走向完整与规范。

  除此之外,很多地市也开始在公务接待刷卡制等方面积极探索。佛山市顺德区从去年开始,向符合条件的在职工作人员发放具有一定透支额度的“顺德区银政公务卡”,透支额度一般不超过5万元。包括公务接待等在内的16个项目花销都必须使用此卡,财务部门可根据交易日期、卡号、系统跟踪号(流水号)和消费金额,对符合公务卡结算范围的公务支出才能予以报销。不予报销的部分,由持卡人自行偿还。这就从源头上杜绝了公款超额吃喝的可能。

  记者观察:

  杜绝吃喝需涤清官场潜规则

  公款吃喝、铺张浪费,不仅不得人心,事实上在官员群体中也不乏怨言。河北省一位基层干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公款吃喝只是表象,背后是更大的利益交换。”大部分地方官员其实也不喜欢大吃大喝,既有损党风,也有害健康。但是因为这些不良的官场风气以及“潜规则”盛行已久,不吃喝就很难办成事,导致官员纵然不愿意,也不得不吃。

  《人民日报》5月1日发表评论文章《刹住“低调的奢华”》指出,公款吃喝积习难改,顶风作案背后,其实是职务腐败、权力渎职在作祟。“不正当的官商勾肩搭背、不正派的官场人脉交际、不正常的人情买卖求人之风,往往就暗藏在见不得光的觥筹交错中。不把权力关牢关紧,就无法斩断公款吃喝暗流。”

  正因如此,4月29日的《学习时报》发表评论文章,甚至抛出了“‘八项规定’可治干部‘百病’”的观点。“百病”不只包括作风、文风、学风等形式主义的毛病,更包括领导干部身体上的“亚健康”,以及因缺乏足够时间进行情感沟通而引发的“家庭病”。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