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梅 职员
5月28日多家媒体报道,中央纪委决定在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要求纪检监察系统在职干部职工在6月20日前自行清退所收受的各种名目的会员卡,做到“零持有、零报告”。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指出,“会员卡虽小,折射出的却是作风建设的大问题,反映的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时下的腐败,已形成了一种可怕的“潜规则”,那就是,“收钱不行,收礼收卡不算腐败”。一般老百姓请人办事,也学会了“送卡”,而不是“直接送钱”。明明是一种变相的权钱交易、厚颜无耻,因为不少人都心照不宣的做了,不少贪官收受这些卡的时候,也往往心安理得。让腐败手段更加隐蔽,厚黑化。
收受购物卡、会员卡虽不是明目张胆的收受现金,但仍是事实上的权钱交易,同样会给社会发展、政府形象、公平效率带来负面影响。比如,一些政府官员以“会员”身份出入于包括餐饮、休闲娱乐和私人会所在内的高档消费场所,相对隐秘地进行奢侈消费、奢靡勾当,已经显现出了一种新型的“会员卡腐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原总经理唐若昕,因索贿、受贿300余万元,被判刑14年,光高尔夫球会员卡一项,价值就高达百万元。某些所谓的高级俱乐部,对会员信息守口如瓶,“卡消费”俨然形成了一个“腐败掩体”。再联系到贪官多有情妇等,也正是有了这种会员卡等所谓的休闲消费的遮掩,诸多权色交易才得到了机会,比如赖昌星的那个厦门红楼。
所以,中央纪委率先对会员卡开刀,意义非常积极,任何腐败行为,哪怕是隐蔽性腐败行为,虽然不是现金交易,因为仍然是事实上的拿权力做交易,是事实上的奢靡消费,会污染社会风气,消减社会公平度,仍然是不折不扣的腐败,应该受到严厉查处。责令收卡官员自觉缴卡,用铁腕“卡”住腐败新变种:“收卡腐败”。
此举更在进行精神警示,不要对任何事实上的腐败有侥幸心理,只要构成了事实上的腐败,肯定会受到严厉打击和处罚。那种认为“吃吃喝喝不是腐败,拿卡收卡不是腐败”的心理,根本就是掩耳盗铃,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欺欺人。连各种购物卡、会员卡都受到了严厉打击,诸多违规人员的腐败麻木感,以及广大群众的腐败高容忍度,也就能逐渐得到改善,让腐败痛感和腐败零容忍,得到真正落实。
当然,为了让这种反腐风暴收到更好的效果,笔者希望,其一,向隐蔽腐败开刀的做法,不应仅仅局限在会员卡方面,对各种购物卡,各种隐形权钱交易,都应该严惩不贷,绝不手软。其二,还要建立会员卡使用实名登记制度,让各种隐性腐败无法得逞。其三,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要加强对以会所为代表的高消费场所的监管,加大对商业贿赂的打击查处力度,杜绝“隐形权力寻租”的可能性。大家齐心协力,让反腐工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