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上市公司动辄亿元的“招待费”引发各方关注,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显示,中国铁建年报中“业务招待费”一项达8.37亿元居于全部上市公司首位。据央广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中国铁建监事会主席、纪委书记齐晓飞不认为巨额招待费存在问题。中国铁建新闻处人士6日下午接受该栏目采访时,恳求记者不要继续追踪报道此事,理由是这样做伤害太大。(5月7日《新京报》)
“业务招待费”本是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下的二级科目,是企业为了业务招待单位或上级部门、关联单位,包括餐饮、娱乐、住宿、礼品等。因此,称招待费是“吃喝送礼”费用也可谓恰当。
包括央企在内,“三公”消费近年来是舆论关注焦点。“三公经费”中,公款吃喝等招待费又是块头最大的。由于极易滋生权力寻租、钱权交易等腐败问题,一些国企和部门往往对“招待费”讳莫如深。中国铁建新闻处工作人员求记者不要继续追踪报道此事,也就很好理解。
当下,建筑行业很红火,从此次A股“业务招待费”的量来看,建筑业也是招待费最高的行业,A股招待费过亿元的企业中,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水电、上海建工等企业名列前茅。那么,这些动辄以亿计的业务招待费,到底“招待”了哪些人?哪些是属于正常业务往来,哪些是见不得人的灰色故事?中国铁建工作人员求记者不要追踪报道却又不说明具体原因,公众难免浮想联翩,认为“不能说得太细”是经不起推敲。
公众有理由追问。因为,央企有必要对真正的股东——全体纳税人负责。中国铁建等央企的“天价招待费”是慷国民之慨,要说到“伤害”,追踪报道此事可能会“伤”到一些食利的官员、业务往来者,也可能会因灰色链条曝光而“伤”到涉事企业的一些工作人员,但是,真正受到伤害的,恐怕是资产遭到挥霍的股东——纳税人。此外,这些建筑企业将大量资金用来“招待”吃喝玩乐,谁敢保证,这些资金不是从建筑工程用途上偷工减料、“压缩”出来的?如此看来,间接的受害人不知还有多少!
然而,对“8亿元招待费”,公众认为这一数目惊人,而中国铁建监事会主席、纪委书记齐晓飞并不服气,不认为巨额招待费存在问题。网上就有声音说,中铁建旗下有十多个局,每个局平均有7个子公司,每公司约30个项目,所有项目加机关总部平摊下来,业务招待费平均每年只有20多万。如此看来还是挺节俭的嘛!——言下之意,也许“吃喝送礼”的真实数目还不止这么多呢。
那么孰对孰错呢?据透露,对于8.3亿元招待费具体内容,中国铁建表示将向国资委及证监会提出申请。若获得同意,将公开8.3亿元招待费的具体构成。这样最好,公开,透明,才是对中国铁建等涉事国企最好的救赎。如果最后公开的费用中,有不规范的项目,可以整改追责,今后予以纠正;如果这些费用没有超标或没有违法违规,舆论也就可还中国铁建等央企一个清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