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11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税收政策与
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白景明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税收政策和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关系密切。首先税收政策和我们国家的经济开放度是关联在一起的,大体上改革分两个阶段。2005年之前我们在促进外商投资实行了差别性税制,对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有25%,也有15%。为了促进中国出口,建立了出口退税制度。2005年以后,我们的税收政策立足点转变了,就是内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公平竞争。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同时其他一些附加也逐步地统一,城建附加、教育附加,对外资也征收,对税收也是平等待遇。税收政策是基本政策转变的过程。其次,开放型经济同时和税收形式也关联在一起。中国税收对外依存度大体在30%左右,对外依存度就是进口环节的税收再加上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税收,这两部分加起来是30%的水平,如果剔除出口退税也就是在23%、24%的水平。这是大致的概念。税收对外依存度在中央财政层面影响就更高一些,比如说2011年中央税收整个是89700多个亿,中央税收是4.8万,来自于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就是就是30%,没有算上企业所得税。开放型经济对中国影响是比较大的。

  从出口退税角度中央占大头,中央财政依存度非常高,压力也比较大。特别是目前的形势下,2012年1至11月份,整体财政收入增长11%,税收增长形势也可以,但是唯有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下降,这里的因素比较多,因为我们进出口贸易本身增速都在下降。2013年有可能完成不了一季度指标,特别是一般贸易增量下滑幅度比较高,这对我们进出口环境影响相当大。未来我们税收性质跟经济开放度关联性还是非常密切,但这里有一个风险。我们现在的形势是进口增速放缓,比出口增速放缓的多,同时汇率也在调整。在开放型经济过程当中,第一个问题是究竟我们如何才能促进开放型经济提升水平,这个时候我们要丢掉税收,要减税。不是税制上的减,而是运行当中可能要减。比如,首先是进口问题,进口环节的税收以后要受到影响,要税制改革,总体上是一个减税性的改革。比如,营业税改增值税,本质上是统一货物和劳务流转税制。假设“十二五”期间我们把营改增全部做完,服务贸易的出口这一块也要退税,现在是货物退税,服务贸易没有退税。反过来,如果完善进口环节增值税,从发展的角度看要有一些特定的政策,营改增对开放型经济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现在上海试点已经显现出这个作用,它对服务业的发展、对海运的发展都是有作用。第二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如何用关税手段来促进开放型经济的提升。现在我们在用,对民生需要的,结构转型需要的都实行减税政策,力度还是不小,我们关税水平已经降到4.7%。如果再进一步降,我们下一步着力点是什么,哪些需要继续做。另外,在体系建设当中怎么样提升开放型经济。十八大报告来提出来要构建地方税体系,我理解是一个完善问题,地方税这个体系要有一个税政权适度下放的问题,地方会运用这些税政权来招商引资,这里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