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亮
提高企业领导干部素质,培养一支合格的企业领导干部队伍,是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标志。笔者认为,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就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着力增强“六种意识”、培育“五个作风”、提高“六项能力”,切实做到领导干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中信得过”,营造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局面。
首先,要培育树立“六种意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尤其对领导者来说,增强“六种意识”更显得十分重要。一是政治意识。要清醒地认识到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具有主导、控制、影响、带动社会经济的作用。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也要相应肩负起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坚持企业的局部利益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执行国家的决策部署,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二是责任意识。权力意味着责任,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组织培养重用了我们,就要勇挑重担,肩负起发展国企、造福社会的责任,切切实实抓好安全生产经营、信访治安稳定、党风廉政建设、可持续发展等工作,尽忠尽职,不辱使命。三是安全意识。构建和谐社会,安全是影响稳定的头等大事。要树立安全发展观,本着对企业和职工群众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与效益、与和谐稳定的关系,切实把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四是效益意识。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必然“唯利是图”、追求效益最大化。要牢固树立“两个务必”,发扬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勤俭持“家”,勤俭办企业,不“讲排场”、不“比阔气”,开源节流、厉行节约、降低成本、增盈提效。五是法制意识。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契约性、竞争性、开放性等特点,认真学习贯彻《公司法》、《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法规,大力加强企业法制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诚信树形象,向规范要效益,依法经营,防范风险。六是民主意识。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把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决策的依据。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按企业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办事,重大事项集体研究、民主决策。
其次,要培育形成“五个作风”。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是改革发展的直接组织者、指挥者,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工作部署的具体实践者、执行者,必须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一是“为民”的思想作风。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政绩观,自觉践行“三个代表”,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坚持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重点,把群众疾苦作为第一责任,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在抓好生产经营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职工群众利益,认真解决影响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与广大职工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切实引导好、保护好、发展好最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二是“勤备”的学风。顺应知识时代、信息化时代的新形势,强化“学习是第一需要”、“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理论、业务管理知识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不断丰富做好领导工作的知识武装和知识储备。要正确处理工学矛盾,挤时间学、有计划系统地学,带头学以致用,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三是“廉洁”的领导作风。权力是一柄“双刃剑”,它能使人高尚,也能使人堕落,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从思想上筑牢防止权力滥用的铜墙铁壁,常存感恩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之德。为此,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不正之风的干扰,慎独慎始慎微,自觉遵守《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四是务实的工作作风。空谈误事,实干兴企。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戒骄气、除躁气、去庸气,察实情,说实话,求实招,办实事。力戒不求实效的形式主义,降低会议成本,减少应酬外出,腾出精力多思考,留出时间多调研。要经常深入现场、深入群众,到工作第一线去发现问题,不断提高攻坚破难的能力。要培养干练的工作作风,立说立行,雷厉风行,不干则已,干就干出个样子来。五是健康的生活作风。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态,凡事不能过分强求,不法之言不说,不义之财不取,不净之地不去,不正当之友不交,做一个口、手、脚、心都干净的人。
再次,要培育提高“六种能力”。古人云:“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意思就是德才兼备。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必须具备六个方面的能力。一是驾驭全局能力。常言道:“善弈者谋势,不善奕者谋子。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于谋一域。”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抓大事、谋全局,有工作有思路,善于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巧“弹钢琴”,抓关键环节和中心工作,不能莽撞处事,“眉毛胡子一把抓”,事无具细、事必躬亲。二是开拓创新能力。思维多变,以变应变,习惯总结,注重创新,有洞察力、预见力,有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三是信息处理能力。在当今信息时代,领导者应有对获取信息的自觉性、敏锐性和对于各种信息的鉴别力和判断力以及娴熟的驾驭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够从别人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事物和现象中发现和发掘出有用的信息、沙里淘金,从蛛丝马迹性的信息中洞察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见微知著,从公开性信息中发掘出隐蔽性信息、由表及里。四是科学决策能力。要深刻认识到,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最大的浪费,务必着眼于战略的思考,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前瞻性、正确性和科学性。要依靠集体智慧,借助“智囊团”的力量,进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五是沟通协调能力。有效的沟通是为人处事成功的基础,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技能。要分清职责,掌握分寸,做到站正位、不越位、勿缺位。要讲究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以真诚、善良、平等的态度,与上级、下级、同级处好关系,赢得上下左右的广泛理解与支持,会干事,善共事,能成事,团结合作,互促共进。六是识人用人能力。选才既要德才兼备,又不求全责备;既要坚持标准,又要不拘一格。特别是在选拔任用有争议的人才方面,要有睿智的眼光、独到的见解,做到扬长避短、适得其所、量才使用、人尽其才。要树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观点和用权不揽权、行权不越权、放权重监管的思想,努力营造风正气顺、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人际氛围。特别是要做好选才、用才、育才、留才、聚才的文章,使国企变成各类人才向往的热土、拼搏的战场。
(作者系山东能源肥矿集团党委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