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16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创新思维优化管理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尹东风

  

  创新思维方式是创新思路和工作的前提。近年来,兖矿集团着力创新思维方式,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企业高质高效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坚持在解放思想中提升开放思维,高境界定位企业发展

  世界眼光和开放思维是对新时期政工干部的新要求,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适新应变的大势所趋。一是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统一思想。动员各级组织针对资源型企业实际,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发展由依靠资源消耗、规模扩张、项目拉动向依靠科技进步、内涵发展、管理创新驱动转变。二是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上形成共识。引导干部职工坚持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煤炭生产、销售及煤化工,电解铝及机电成套装备制造,金融投资“三大主业”,推动产品结构逐步由以煤为主向煤炭深加工、精细化工、高端铝型材、机械制造等系列产品转变。三是在可持续发展上目标一致。引领企业立足矿区和山东资源相对不足实际,抓住国家鼓励煤炭兼并重组和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中的机遇,跨地区、跨省、跨国开发煤炭、铝土矿、钾矿等资源,可持续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兖矿集团被商务部评为全国“走出去”先进企业,控股子公司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我国唯一一家境内外四地上市公司。  

  二、坚持用现代理念提升创新思维,高标准规范企业管理

  现代理念和创新思维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管理、服务发展的基本切入点。一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用气力。配合集团实施层次化、专业化管理,加强思想引导,推动形成集团公司、专业公司、矿处单位三个纵向管理层次。加大制度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规范运行董事会、党委常委会、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和党政联席会议等制度,促进完善决策科学、执行严格、监督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在推进管理创新上做文章。引导干部职工认清复杂严峻经济形势,积极投身创新创效活动,建立健全“十个方面管理体系”,即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以过程控制和工艺管理为重点的生产管理体系,以循环经济为主线的环保节能管理体系,以预控为根本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六最”原则、“四制”管理、“三大控制”为特色的工程建设体系,以质量管理、名牌战略为基础的品牌建设体系,以引进留住用好为目标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以降本挖潜提效为指向的管理创新体系,以风险控制为主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资产损失和违规违纪为主的责任追究体系。三是在加强信息化建设上求实效。引导干部职工充分认清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两化”融合,建成运行安全生产调度指挥、财务管理ERP、项目建设PMIS、OA办公自动化以及医疗养老保险、机电设备管理、工程质量监督、人力资源规划等近50种专业管理应用系统,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三、坚持用人本思想提升和谐思维,多角度开发员工潜能

  人本思想与和谐思维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思想,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一是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引导各级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三重一大”等重要事项集体研究、集体决策;通过办班培训、理论研讨、聘请专家教授辅导等多种形式,有效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把握政策、应对市场、经营管理、克服困难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二是着力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引导各级组织落实依靠方针,加强职工民主管理,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激发共识共为的干劲和热情;强化形势任务教育,凝聚共谋发展合力;扎实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发挥职工主力军作用。三是着力创造共建共享的和谐环境。引导各级组织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为职工提供良好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深化“温馨家园”建设,注重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坚持每年为职工群众办几件实事,关爱困难职工和弱势群体;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保持矿区大局稳定。

  四、坚持用责任意识提升共赢思维,全方位优化发展环境

  责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素质。兖矿集团把建设公众可信赖、员工可依存的责任型企业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内容,做到与客户共享成功、与地方共谋发展、与社会共同进步、与职工共同成长。一是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引导干部职工依法诚信经营,及时足额纳税;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每年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精心组织生产,确保电煤供应;重视节能环保,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二是注重树好品牌形象。动员各级组织加强品牌塑造和推广,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兖矿煤”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知名品牌称号。兖州煤业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中国质量鼎、亚太国际质量管理奖和亚洲质量卓越奖。三是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引导各级组织和干部职工树立和谐发展、互利共赢理念,把企业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加强地企、银企、校企合作;正确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

  (作者单位:兖矿集团党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