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一个小数点引发的慈善风波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江德斌 自由撰稿人

  网友周筱赟微博举报中华儿慈会涉嫌洗钱,称其2011年账目上,一项金额达48.4亿元,远远高于当年收到的8000多万元捐款。对此,儿慈会官网致歉称是工作失误致小数点错位,将4.75亿元写成47.5亿元。其后在官网上公开明细账目、业务往来的具体金额,4.75亿来自于2011年全年理财收入的发生额之和,不代表实际收入。(据12月11日《新京报》)

  面对网友的质疑之声,中华儿慈会声称账目问题是小数点错位,那么,潜台词只是财务工作失误,并非是在洗钱。只是,这样的解释难以服众,毕竟涉及到数亿元资金往来,财务理应万分谨慎小心,怎么可能犯下如此低级错误。更何况,按照会计核算的借贷平衡原则,无法将账目做平,自然会引发公众的集体质疑。

  而在其后公开的明细账目中,将具体银行理财往来资金逐项列举,才明白4.75亿元乃是年度累计之和,并非真实理财收入,其理财账目余额仅为6500万元。至此,儿慈会2011年度账目问题算是水落石出,但一个小数点所引发的慈善风波,却无法就此平息,公众仍然有不少疑问待解。

  中华儿慈会将慈善捐款用于银行短期理财,以期增加收入,此举乃是正常合法行为,为何之前在年度账目里没有详细列举出来,直到网友质疑其数据问题才公开实情。而且,在其后所公布的理财资金明细账目里,也只有往来流水账,没有注明理财收益情况,显然账目还不够清晰。何况,银行理财收益也应归属于善款,不能随便挪用,那么,这些收益又都用于何处?也该详细告知。

  至于年度账目的“小数点出错”问题,也令人感到不解。无论是4.75亿元,还是47.5亿元,都是一笔高额款项,关系重大,又是慈善资金,岂能如此儿戏,犯下低级错误。更何况,儿慈会属于公益性的慈善组织,其财务报告需要专业审计之后才能发布,那么,对于这个小数点问题,为何审计机构没有发现和纠正?到底是儿慈会的账目做得太高明,还是审计机构的工作能力太弱?也该给个明确说法吧,不能就此糊弄过去。

  此次儿慈会的账目问题引发舆论关注,皆拜网络传播效应之快,网友明察秋毫及时发现问题,又通过网络公开提出质疑,逼迫儿慈会不得不回应。而公众之所以对慈善组织不信任,在第一时间就发出集体质疑,乃是因为国内慈善机构屡曝丑闻,诸如郭美美事件、天价采购、权力逼捐等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各大慈善组织相继中枪,一再伤害公众的信心,尚需时日予以弥补。

  儿慈会遭遇小数点事件,看似一起偶然现象,实则也暴露出国内慈善组织财务管理混乱,缺乏严格透明的财务工作流程,财务报告的制作、审计均存在重大漏洞。而且善款的合理投资途径、风险控制,以及收益所得的具体用途等等,也没有规范化制度,处于管理真空地带。显然,在目前国内慈善事业快速发展之际,急需出台相关管理细则,明确慈善组织的资金利用许可范围,以及相应的管理责任等,以堵住此类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