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短讯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质检总局检出问题洋奶粉

  超半数来自澳新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最新公布的一批进境不合格食品通报名单中,新西兰“奥兰超级金装婴儿配方奶粉”共26吨因碘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而被退货。

  国家质检总局每月都会公布进境不合格食品通报名单,记者统计了14个月以来的通报名单,发现共有34批次超过270吨不合格进口奶粉被销毁或退货,其中3/4为婴幼儿奶粉。

  34批次中,超过一半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所有不合格洋奶粉中,除了亨氏、德国涉及的两个品牌、澳大利亚的个别品牌外,其余均不出名。

  专家称,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洋奶粉大量进入中国,有的品牌找当地企业代工,专供中国市场。(李阳)

  

  绿色食品准入门槛将提高

  

  为更好地保障和促进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农业部新修订的《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对绿色食品标志审核和发证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并全面强化了证后监管。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王运浩介绍说,新修订的管理办法进一步严格了申请人的资质条件,包括生产加工条件、原料基地建设、质量管理水平和承担责任的能力;提高了产品受理的条件,即在符合《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要求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包装贮运等必须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标准。

  据了解,目前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超过6000家,产品总数超过17000个,覆盖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大类产品及加工产品。绿色食品产品质量近3年抽检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于猛)

  

  北方

  首个国家海产品质检中心开建

  

  我国北方首个国家海产品质检中心10月15日在山东威海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1亿元,将建成集海产品检验及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技术机构,成为服务北方乃至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高端技术平台。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将威海国家海产品质检中心建设列在首位,定为一号重点工程。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将按照“高点定位、面向国际、打造特色”的原则,聘请国际一流团队制定出高标准的开发建设方案,打造国际一流的检测中心。(王伟)

  

  兰州欲打造

  国际一流的清真生物产业基地

  

  10月17日上午,中国兰州清真生物产业园推介会在京举行。兰州市政府副市长、红古区委书记咸大明带领红古区党政考察团赴京举行了清真生物产业园推介会。

  据介绍,兰州市红古区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建设兰州清真生物产业园,规划总面积4.58平方公里。该园区以清真明胶、胶原蛋白、硫酸软骨素等食品和药品中间体为发展先导,向上游带动发展养殖业、屠宰和肉类加工业,向下游延伸发展食品、药品、保健品和饲料加工等产品,重点发展清真蛋白及脂类产业、清真多糖产业、清真酶制剂产业、清真生命健康产业和清真药业产业等五大类清真生物制品产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清真生物制品产业链和清真生物产业集群,力争通过5到10年,建设成为全国第一、世界一流的清真生物制品研发基地、生产基地和认证中心。

  (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