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12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为“重庆造”应对知识产权纠纷支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陈立

  

  每年因为国外技术壁垒给我国造成的损失高达200亿美元,仅2011年重庆5家汽摩企业就损失了2933万美元。针对出口企业遭遇知识产权纠纷而束手无策的现状,重庆市知识产权局请来美国莱纳戴维律师事务所和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负责人为重庆出口企业答疑解惑。

  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袁杰透露,2011年,美国共发起“337”调查,其中涉及中国企业就有26起,占比37.7%,继2010年后继续位居首位,在所有69起案件中,有66起案件因专利侵权而被起诉,占比达95.7%。

  “其实,一个很小的改变可能也可以用来申请专利,成功的商业模式也可以用来申请专利。”美国莱纳戴维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史伯隆说,知识产权可创造最好商机,例如在谈判中用来获取更有利的商业条款,以及阻挡竞争。技术、客户名单、市场营销计划、市场扩展计划,这些都是非常高等级的商业机密,能够给权利人带来商业利益,必须采取保密措施。他说,现在重庆在国外仍然缺少品牌,应该树立品牌意识,在思想上把企业品牌和技术之间连接起来,而记住品牌比记住技术细节更容易。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王正志说,知识产权从财产上看“是钱不是权”,它有“无形、法定、地狱、时间”几个特点;而从战略上看,它“是武器不是科技”。要应对侵权民事诉讼的维权策略,就要做到以下四点:1、制定相应的应诉策略;2、意识市场风险;3、谋求和解;4、争取专利的交叉许可。他说,在做中国企业海外参展风险预防时,首先要证件齐全,其次,坚决不带侵权产品,并且要提前做好预备方案以防止对手申请禁令救济,在参展前请律师书写保护文本,递交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