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14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打非治违”
应坚持
“五个重在”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晓鹏

  

  今年安全生产领域的“打非治违”工作在国务院的部署下,正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进行中。“打非治违”工作是提升安全水平,确保不发生事故的根本保障,是安全监管工作的根本所在。然而,“打非治违”成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应突出重点,持之以恒,务求实效,笔者以为应坚持“五个重在”。

  重在持续。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与打击力度是成反比的,因企业对利润的追逐性,不愿自觉过大的安全投入,“打非治违”不是一时之力就可完成的,应常态化,一抓到底,打持久战,不能一冷一热、一紧一松,否则之前之功就白费了,要善于总结,常打常新,越打越安全。

  重在提升。随着“打非治违”工作时间的推移,不断提升工作内容、提升工作标准、提升工作机制,应明确推进目标、推进措施,强化奖惩力度,要纠正“打非治违”没有硬性工作标准、雷声大雨点小、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模糊状况。

  重在统筹。“打非治违”事关全局,目标要融合,按轻重缓急进行任务分解,合理推进;力量要整合,相关部门要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担当;动作要协调,主管领导要亲自抓,安办要督促指导,部门要相互配合,要克服自认为不是主管部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要团结一致,敢于碰硬。

  重在务实。“打非治违”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找准突破口,拿出实际措施,干出实际效果,发现一处,硬起手腕,整改一处,惩治一处,巩固一处,真正起到警示和威慑作用,确保不再反弹,实现效率、效用、效益相统一。

  重在重视。“打非治违”工作的难度、深度、广度都很大,效果的取得与领导的重视程度有直接关系,对“打非治违”工作应有量化考核指标,不仅在非法违法的整治的数字上,更在群众的评价上,对效果可在一定区域内排名或公开通报,并列入“一票否决”,变事后追究为事前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