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为此,山东能源肥矿集团电力公司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走出了一条“企业管理者与职工双向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厂务公开新路子。
一、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厂务公开的良好氛围。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就一个企业而言,只有彻底地依靠职工办企业,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强职工参厂政、督厂行的意识,才能以实际行动彻底实践科学发展观。厂务公开,就是要还给广大职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使企业经营管理者与劳动者双向沟通,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依靠、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合作的目的。实行厂务公开是新形势下依靠职工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肥矿集团电力公司利用广播、电视、内部期刊等多种现代化传播媒介对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及生产经营活动、先优模范人物的选树和有计划总结进行广泛的宣传与公示,使职工对企业从漠不关心、知之甚少逐渐变得事事关心、全面了解。这不仅使企业的重大决策建立在广泛民主之上,集中广大职工的智慧,而且使公司经营管理层从各个角度对企业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增强了职工思企业发展、虑企业变革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而收到了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的效果。
二、以职代会为有效载体,让职工参厂政、议厂事。随着社会发展,职工要求参与决策的愿望大大增强,要求被尊重、被理解、被倾听,他们需要沟通的机会。为此,电力公司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凡是属于职工代表大会职权范围的问题,如:每遇有改革新方案、新举措出台,都必须多次进行现场调研后向职代会报告,由职代会审议、决定后方可实行。坚持做到“职工代表不举手,决策不出台”,充分给予职工应有的民主权利和主人翁地位。正由于严格履行职代会制度,使得多项制度得以顺利实施,并得到了广大职工的一致认可。
三、明确责任,突出实质,使厂务公开走上法制化轨道。为了把厂务公开制度切实落到实处,该公司本着“依法规范公开内容、确保企业稳定、广泛公开对象”的原则,制定实施了电力公司厂务公开制度,设立了厂务公开监督机构,从而形成了有落实、有监督、有反馈的良性循环体系。
(一)公开与企业生存、发展生死攸关的重点问题。在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职工都很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因此他们自然就会对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十分关心。抓住职工这一心理,该公司将年度规划、月度计划、任务和目标逐一分解公布,使职工明确企业的意图,明确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重大事项的公开,不仅提高了企业民主管理,而且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通过厂务公开,使职工既了解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又极大地鼓舞了大家一心向上的工作士气,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收效。
(二) 公开与职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焦点问题。职工的奖金分发、评优选先、职工疗养等工作本来是件好事,可弄不好,反而会闹出一大堆矛盾和意见,产生负面效应。为此,公司将职工工资、奖金分配、职称评聘、干部的聘用、解聘、职工的各种福利等问题坚持公布,让职工之间进行互相监督。同时,凡是涉及到财务收支、奖金考核方面的问题,从公司、电厂到车间、班组逐级按照财务专项实施细则进行公开。在“三项制度”改革实施中,对管理岗位全部实行竞聘上岗。在进行公开竞聘前,向全公司公布应聘人员的基本条件、岗位要求;考核分理论知识、公开答辩、群众评议、领导评议四个内容。竞聘的全过程在厂内公开,并实行聘任前公示制度,既应聘成功者的工作简历、工作业绩等情况在全公司公示一周,广泛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公示期间如一旦有人提出疑义,经核实确认后,将取消评聘资格。通过厂务公开和竞聘机制的实行,不仅使工作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走上了领导岗位,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用人机制,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也使大家坚定了对厂务公开真实、可靠性的信心。
(三) 活化厂务公开形式,实现厂务公开工作的日常化。为了进一步拉近广大一线职工与厂经营管理层的距离,及时沟通、解决职工存在的困难问题,使厂务公开工作健康发展,除职代会、厂报等这一基本形式外,还通过建立厂长电子邮箱和厂领导接待职工上访制度,把职工对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直接提交给厂长,或与厂领导面对面沟通;通过建立信息员网络,及时反映职工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利于厂领导班子正确决策;通过设立厂务公开栏,及时公布企业向职工发布和通报的事项,使职工人人知情,提高职工的参政议政意识。为了保证厂务公开的顺利实施,该公司还出台了系列制约措施。对执行厂务公开制度不力的部门责任人实行督办和考核制度,无故未能按时公布应公开事项的,不能认真接待职工查询、质疑的,由监督委员会办公室予以考核。制约措施的实行,使厂务公开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作者单位:山东肥矿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