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枯竭、“三转”压力大、经济负担重。这是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埠村煤矿在“突破埠村”初期的现实困难。然而,该矿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不仅突破困难堡垒,而且各个方面呈现新发展。该矿能背水一战夺胜,关键一环在于有一支领跑的党员团队。
领跑创新
在一段废弃的溜板帮上焊上一条带钩的链条,一种高强度循环回收复用台口底梁便形成了。这种看似简单的装置,却替代了采煤面台口支柱使用的木底梁,每年还可节省10多万元材料费。这项装置的创新人就是该矿采二队党员、队长李庆国。
企业面临的困难越多,越需要依托创新这个筹码破题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需要的是忘我奉献精神,谁来领跑?
埠村煤矿以党委政工会的形式,把党员勇于担当“五小”创新责任,作为创先争优的新要求传达到了全矿广大党员中。党有号召我有行动,党员们围绕排除影响安全生产的障碍,攻克非煤单位生产技术的欠精欠高,以党支部承包、党小组围剿、党员单兵击破的分线创新模式,使困难由多变少、由少变好。采七队党员于友河为破题采煤面裸露顶板下挂梁,研制出了“挂梁器”,为挂梁工奉献了一种又省力又安全的技术。
去年以来,全矿党员创新且应用于实践的50项成果,都具有防操作失误、改善劳动强度、增加效率效益和破题经营管理中困难等功能,深得职工喜爱。“这么多党员搞创新,绝不是偶然,是创先争优活动深化的必然结果。”该矿党委书记郭恒斌说。
领跑攻坚
“关键时候,还得靠党员领着干。”今年2月4日中班,采三队党员刘征华、杨世忠带领两个回撤组提前4小时撤出9214面第6条带剩余791棵支柱,为移接高水充填管口创造了时间。队长王安成看到这个结果,在碰头会上赞叹党员的作为。
为加快“突破埠村”步伐,埠村煤矿于去年初确定了高水充填、矿外办矿、非煤上项三大项目工程。探索这些科技含量高、任务艰巨的项目工程,矿领导把“领跑攻坚”再次想到了党员。
该矿近800名在职党员成立了92个党小组攻坚组。他们以19处党员活动室为阵地,扎实展开领跑活动。充探队12名党员主动在地面充填站、井下充填面和管路安装线上打头阵,以“宁掉几斤肉、宁让头发白,也要保高水充填不误事”的斗志,自我谱写攻坚曲。目前,他们在完成9111面、9113面所确定块段充填任务的基础上,又完成了9214面4个条带块段的充填。去年以来,全矿党员共领跑完成的攻坚任务达上百项。
此外,党员们还积极完成了困扰重点项目工程和安全生产的89个书记项目,为全矿持续安全生产2200余天和保持100万吨原煤产量大写了“作为”二字。
领跑提素
由埠村煤矿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共产党员李传忠发明的井口TCL手指自动清洗机,不仅解决了考勤装置遇到职工食指不干净不识别的难题,还填补了国内空白和电子行业空白,这是他继发明几十项成果后的又一杰作。李传忠这位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全煤“煤炭行业技能大师”频出发明成果的强力引擎在于领跑提素。在他的影响下,全矿还产生了21位提素达人。
企业越是处在困难和转型发展关键期,团队的提素就越发凸显重要。埠村煤矿以这方面的高境界,理所当然地将“领跑提素”点题交给党员。
“我参加蔡荣山党员操作技能帮助小组后,扔掉了只会一手活的帽子。迎头上的活全能顶台了。”掘二队职工王修军高兴地说。该矿抓住党员素质较高的特点,以遍及28个井下区队和7个非煤单位的班组(岗位)为平台,成立了党员操作技能、一岗双述、执行十要素、求学进修、微机考试、矿网求知共6个帮助小组,领跑职工全面提素。
党员领跑提素让职工沾了光、得了实惠,更推动了企业发展。去年以来, 4700余名在职人员均通过“一岗双述”大考,还产生了30名一岗双述小英雄、40名技能精英,职工个人得到的素质提升奖励总额达300余万元。全矿在2011年底实现扭亏为盈的基础上,2012年又以分线突围深入“突破埠村”。(刘连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