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唱读讲传”是构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奠基石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卫天婴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当今时代需求和全球战略大局出发的视野,赋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首次提出了具有感召力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这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的中国未来的发展战略。

  “唱读讲传”活动以“四位一体”形式解读了促进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实践创新的积极探索和有效载体。以“内容具体化,形式生动化,主体群众化,机制常规化”等模式,增强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更好地维护了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了人们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涵的真、善、美,彰显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和道义力量,从而发挥了凝魂聚气、释疑解惑、提神鼓气的功效。

  “唱读讲传”活动用活鲜的事例诠释了其不愧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实践创新和有效途径,更是构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的奠基石。

  “唱读讲传”活动是如何为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铺路筑基、添砖奠石的呢?

  

  (一)“唱读讲传”活动传承红色信仰,凝聚理想信念

  

  引领社会思潮,是变革和创新文化建设的积极探索。

  “唱读讲传”活动一是唱红歌,唱出光荣历史,唱出了浩然正气,唱出了团结和谐。二是读经典,读出了人类文明,读出了民族智慧,读出了理想信念。三是讲故事,讲出了感人事迹,讲出了光辉业绩,讲出了英雄楷模。四是传箴言,传出了时代真理,传出了创新格言,传出了人生警句。以这种形式整体推进,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积极探索了使之与我国深厚文明古国的底蕴和富饶的文化资源相匹配,使之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使之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衔接的成功模式。从而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走什么道路朝什么目标迈进的一些有益探索。

  在重庆地区开展了历时3年多的“唱读讲传”活动,使广大群众接受了红色精神的熏陶,从而更有利于老百姓树立起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先进意识,自觉地克服掉不良的社会风气、习气等;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主动而成效显著的推动作用。重庆作为中国内陆的直辖市,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西部大开发中领头羊地位的中心城市,正是因为上下掀起了“唱读讲传”的群众热潮活动,形成了蕴涵巨大的精神支撑,提振了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激发了3200万年轻直辖市精神抖擞的重庆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是形成重庆红色名城文化品牌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腾飞的体现。

  “唱读讲传”活动在经济建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净化人的心灵,引导社会思潮动向,使人民群众真正树立起了正确的发展意识,从而推动重庆经济建设的健康稳健发展。所以说,“唱读讲传”活动不仅是变革和创新文化建设的积极探索,更是构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的奠基石。

  

  (二)“唱读讲传”活动的文化意蕴是弘扬先进文化、提升先进文化建设

  

  促进文化创新并使城市精神迸发巨大“内生动力”的有效载体平台。

  “唱读讲传” 活动其实质就是弘扬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提升群众综合素质的一项文化活动。其文化底蕴就是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表现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唱读讲传”四大活动组合一体,把“老歌与新歌相结合,把古典与红典”相结合,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把“遴选和创诈”相结合。从而适应了不同阶层、年龄、层次人群的求知、求乐、求美多样化需求。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增强凝聚力,让受众感受到久违的亲切感和时代清新的气息,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气象。

  现今构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核心之一就是使“国民素养得以提高”。这就是方向和目标。

  自2008年6月起,重庆地区共开展了红歌传唱专场活动约12.8万多场次;开展了经典诵读展演活动2.8万多场次;举行了故事会演讲专场约7.01万多场次;采用手机和QQ用户传发箴言约3亿多条次,参与用户达2.8亿人次;出版发行了《读点经典》刊物29辑,其中单册发行量超过70万册;全市的干部群众整体参与面达93%左右,满意度达94.7%。

  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说:“‘唱读讲传’提高了群众的精气神,构建和谐氛围,推动政策措施宣传事半功倍,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平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伟大创举”。《人民日报》刊称:“‘唱读讲传’ 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唱读讲传’活动产生了巨大能量”等等。新浪网、华龙网根据调查显示:64%的受访者认为“唱读讲传”提升了重庆和中国的知名度。“红歌一唱,神采飞扬;经典一读,智慧十足;故事一听,明理舒心;箴言一看,百读不厌”等等。

  在构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唱读讲传” 活动不仅有效地引领了提升国民人文素养,而且还使群众内炼精气神,外练素质形象,质炼高尚情操,使整体上民族正气得以提升的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思潮,极大地增强了文化建设的凝聚力、创新力、生产力、影响力,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所以说,是打造文化强国“根与魂”和“内动力”的载体平台,是构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的奠基石。(作者单位:重庆市巫山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