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贵州余庆有了烟农合作社 种烟好轻松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王青超 张武艺

  

  近日,记者来到贵州省余庆县,深入体悟烟农专业合作社给烟农生产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记者发现,余庆县烟农专业合作社的最大魅力在于,将合作社业务工作与烟叶生产进行有效整合,使二者互为支撑,最终成就了烟农“用得好、赚得多、离不了”的好模式。这其中,当地烟草部门的引导作用较为显著,烟农专业合作社里“能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烟农和整个烟叶种植产业从中受益匪浅。

  

  忙季里的“闲人”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很难相信今年种了120亩烟叶的余庆县敖溪镇指挥村田坝组烟农邓平辉9月里还能如此“悠闲”。照理说,9月是烟农大忙的季节,采摘、扎把、烘烤、初选、交售,每个环节都不轻松,尤其是烟叶种植大户。然而,9月底,记者见到邓平辉时,他正在村委会上班。“烟叶生产上的事,我基本不用怎么忙。”邓平辉说。

  其实,像邓平辉一样“基本不用怎么忙”的烟农在余庆县还有很多。他们大多是种烟大户,却都在本该是忙季的9月成为了相对意义上的“闲人”:不再劳神费力地扎把,不用点灯熬油地烘烤,甚至在交售时都显得轻松多了,只要到现场看一下就可以。“跟甩手掌柜差不多!”邓平辉笑着说。

  这种“悠闲”很大一方面得益于烟农专业合作社的有效支撑。在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过程中,余庆县局(分公司)积极引导烟农成立烟农专业合作社、组建专业服务队,有效化解了烟农尤其是烟叶种植大户种植面积“多”与烟农家庭劳动力“少”之间的矛盾,将“轻轻松松种烟,高高兴兴赚钱”变成了现实。

  记者发现,受雇于烟农专业合作社的专业化服务队,在实践中积极发挥了烟叶种植“第三方”的作用。一方面,以专业服务队的组织形式,农村闲散劳动力得到了有效组织与整合,解决了烟农“用工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有了专业服务队,烟农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种烟累”的问题得到缓解。

  

  合作社里的“能人”

  

  在余庆县白沙敖溪烟叶生产综合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杨通书分管烘烤。“其实烘烤我并不是很懂,不过不怕,有烟草公司派驻的烘烤师指导我们。另外,我们烘烤专业队队员也都是一等一的行家里手。”杨通书介绍,在烘烤工场,他只负责管理、统筹以及维修等“非业务工作”。

  除了烟农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的名头,杨通书还有其他的身份。他跟合伙人共同开办工厂,此外,他还有几家自己开办的小厂子,“基本不需要自己费多少心”。“杨通书有经验、懂管理,是我们在引导烟农成立专业合作社时聘来的‘能人’。”余庆县局(分公司)局长(经理)张正林介绍。

  聘用“能人”,是余庆县局(分公司)在引导烟农成立专业合作社时的一项新探索。很多在当地较有影响力的“能人”加入到烟农专业合作社中,带领烟农进一步完善了烟农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在“能人”的带领下,烟农专业合作社还在其他服务方面进行了探索。其中,最受烟农欢迎的是“农资贷款”服务。“以合作社的名义到信贷部门谈比我们单个烟农去办理要容易得多,不仅优惠更大,办理时间也快得多。”杨通书说。据了解,目前余庆县大多数烟农的前期投入都是通过“农资贷款”解决的。

  “合作社毕竟不同于企业,你是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的?”记者问道。“烟草公司给我们‘补过课’。我们主要是想发挥个人的价值,带领烟农在不影响烟叶生产的前提下,通过对烟基设施进行综合利用等,使烟农获得更多的实惠。”杨通书回答。“此外,我们还引导烟农建立完善了各项制度,保证烟农有充分的话语权和选择权。”张正林补充道。

  

  扶上马再送一程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旨在通过寻求交易过程中的联合与协作,节约交易成本,参与市场竞争,提高收入水平。“如何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烟叶生产联合与协作的模式,既是烟农专业合作社要探讨的问题,更是我们烟草部门要破解的难题。”张正林说,“烟草部门比烟农专业合作社更有资源、更有优势,有责任、有义务在引导烟农成立专业服务社时扶上马再送一程,这也是服务烟农的具体体现。”

  基于这一认识,余庆县局(分公司)在上级烟草部门的领导下进行了积极探索。他们对烟叶种植、收购模式进行了改革:散叶烘烤代替了扎把烘烤,扎把环节被取消;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代替了以前繁琐的分级预检等环节,提质增效更为明显。

  在张正林看来,这种改革的“溢出效益”还在于,烟叶生产与合作社业务工作实现了紧密融合,直接带动了专业化服务队的成长,专业化运输队、烘烤队、分级队等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为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注入了活力。“更重要的是,烟叶质量得到了卷烟工业企业的认可与好评。”张正林强调。

  随着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很多不种烟的农民也加入进来。“现在不用跑到别处去打工了,专业队招人的时候报个名就行。”专业分级队队员吴贤萍边忙着手里的活边说,“我虽然不种烟,但也是一名‘烟农’,一名懂烟叶生产技术、参与烟叶生产并靠这个赚钱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