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企业财务官 很缺真“货色”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朱艳燕

  

  就如何有效缓解目前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彭志远特别强调指出,在全社会都在为解决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出谋划策时,作为融资主体的企业,首先应该强化自身的融资竞争力,多方寻求融资的渠道方式,靠内生动力与外部环境改善的配合,才能有效地破解融资难题。

  

  找个合格的CFO

  

  彭志远特别强调说,那些希望把企业不断做大的民营企业家,首先在内部管理上还要加强,特别应该增强自己在融资上的竞争力。西方的商学院讲企业创业有三条腿,三足鼎立才能支撑企业生存和发展。第一条是技术生产和运营,中国现在很多企业往往第一条腿是大象腿,非常粗壮、非常雄厚、非常有竞争力;第二条是销售和营销,很多能发展起来的企业这条腿往往也很结实,是牛腿、马腿,甚至也成为大象腿;第三条腿是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很多的民营企业这条腿往往非常细,好比蚊子腿,很脆弱,往往随风就可以摧断。这样企业的发展就有很大的隐忧。

  彭志远认为,从民营企业家的角度来说,要想避免第三条腿的缺失或弱势,首先是需要重视管理人才的提升。优秀的中国民营企业,其发展要再上一个台阶,可能首先是要找一个合格的CFO。而目前国内别说是中小企业,就是做到一定规模的超大型民营企业,也面临缺乏CFO的问题;特别是在他们没有上市之前,有多少民营企业,包括主营业务很优秀、做到相当规模的企业,都是夫人或者一个亲戚在管钱,放心是放心,但是往往起不到一个CFO在企业金融、战略和发展中应有的作用,特别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这就可能成为发展的瓶颈。跟欧美成熟的领先企业比起来,我们的企业家可以看看我们的CFO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首席财务官。第一,对公司财务、金融、战略、资本市场有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能力,能不能找到、使用好这样的人才;第二是企业里有没有给这么大的平台或者是授权,充分其作用,把企业脆弱的第三条腿给真正加强,这个很重要。

  

  挖掘自身融资潜力

  

  彭志远还提醒民营中小企业,在现有的金融体制下多考虑如何挖掘潜力,尽量创造条件争取融资。他说,如今金融体系不断地发展完善,有很多服务在现有的体系下民营企业是可以利用的。举例来说,大家都在说今年的贷款规模很紧,很多企业很难拿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新增贷款。其实,那么多家商业银行,除了贷款还是有一些东西可以做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企业家熟悉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里每一项,从应收款、应付款、存货到固定资产,如果管理好了,其实都有可能创造出企业所需的现金。其实中小企业面对的永恒的难题,就是现金、现金、现金。这个问题不只是在今年的宏观调控下才存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资产负债表,或者看现金流量表,每一个项目在成熟的市场里都是有文章可以做的。我们看到一些在几十亿甚至百亿规模、行业龙头的民营企业,在没上市前面对很多融资的困难,但同时企业的运营现金流管理还非常粗放,融资手段也非常单一,就是依赖信贷规模。好多企业上市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在这方面有一个突变,因为他们受到更多的约束,投资人和市场的规则推动他们管理更深入,更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