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拼命三郎”郭永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雯

  

  安徽淮北矿业孙疃矿综采预备区生产一队队长郭永新,身高一米六零,体重不足六十公斤,然而就是这样一副略显单薄的身板,却凭借着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善打硬仗的拼搏精神,漂亮地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为“拼命三郎”,并多次获得了矿、淮北矿业“五好职工”、“优秀班队长”等荣誉称号。

  

  苦练技能显锋芒

  自1988年初中毕业至今,郭永新在煤矿一线已摸爬滚打了20多个年头。刚参加工作时,他深知自己文化水平低,没有学过采煤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身材矮小瘦弱,是班里的“特困户”。面对眼前的诸多因素,生性倔强的郭永新偏不信这个理:别人能做好,我一定比他们做得还要好。他买来相关书籍,利用休班时间,自学煤机的工作原理,并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对移溜、拉架、机组割刀、端头支护、架棚、缩溜子等样样留心观察、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仅3个多月的时间,郭永新就熟练地掌握了煤机维修技术和综采生产工艺,成了队里的业务骨干。

  

  关键时刻敢担当

  2008年4月,已经41岁的郭永新调入孙疃矿综采二区。甚至还没来得及熟悉工作环境,他所在的班队就立刻投入到矿井火热的生产中。他们队负责回采的7215工作面,面临着地压大,地质条件变化频繁的考验,部分职工出现了畏难情绪。关键时刻,郭永新临危受命,被单位领导破格提拔为生产一队队长。面对工作面夹矸硬、机组割刀困难、粉尘大的实际情况,郭永新果断采取打震动炮的方式,稳步向前推进。每天,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工作面,提前把各项工作安排好,并亲自打眼、装药、放炮,他们创下了一个圆班打矸石眼455个的好成绩。去年10月底,郭永新所在生产队接到安装1021工作面的任务时,他们克服工作面倾角大、地质条件复杂、运输战线长等不利因素,稳扎稳打,创下了一个小班安装4架的佳绩,于1月25日夜班出色地完成了工作面安装任务,为该矿今年全年采掘合理接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严抓安全不留情

  作为一名最基层的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郭永新深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无论任务多急多重,他总是把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抓牢抓实。他严格落实矿班组安全管理“654链式流程”,率先进行现场“手指口述”安全确认,他每个班次至少安排两名班长跟班,实施安全动态检查,严查不安全的人和物。同时,他充分发挥班队“安全六条线”的安全监督作用,定期召开网员会,对于网员提出的各类安全隐患,能处理的,就地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向区里反映。尤其在工作面安装、拆除、全茬、过断层等困难条件下,郭永新月出勤都保持在25个以上,坚持与验收员一起检查施工质量,发现不合格工程,一律要求当事人严格按标准整改,严把工程质量关。

  

  满腔热情写明天

  辛苦的付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自2008年以来,他们队已连续3年实现安全生产,并被评为矿上、科区“安全放心班组”。面对“郭队长,在煤矿一线工作这么多年后悔吗?”的提问时,郭永新爽朗地笑了起来。说道:“我一个农村娃,煤矿给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我为什么要后悔呢?”原来,郭永新和他的班队针对矿上提出的“十二五发展目标”,也列出了“班组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在安全上实现了无“三违”、无工伤、无非人身事故的奋斗目标。如今,郭永新和他的队伍正以饱满的激情、为“班组十二五规划”而不懈地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