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25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安全,
重在防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何卫东

  

  7月22日京珠高速客车起火,7月23日甬温线动车追尾,接连两天两起重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状惨不忍睹,其悲撼天恸地。加之前不久的电梯逆行、煤矿透水、桥梁垮塌等,一起起事故,再次警醒着人们:安全,重在防患。

  安全不仅事关财产的安全,更是人命关天。荀子说:“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我们对付事故保障安全,也可以借助古老的中国智慧,荀子所说三种办法,其一是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预设警戒,防患于未然,这叫预防;其二是在事情或者征兆刚出现就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防微杜渐,防止事态扩大,这叫补救;其三是在事情发生后再行责罚教育,这叫惩戒。荀子认为,预防为上策,补救是中策,惩戒是下策。要想做到防患于未然,就要在“三实”上下功夫。

  思想上重“实”。重视安全不仅是看红头文件的多少,墙上框框的大小,更是要像抓生产一样来抓安全,树立没有事故就是创造效益的理念;走出“文山会海”,多下基层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确保安全规定更有针对性、操作性,确保安全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变“重视”为“重实”。

  工作上落“实”。事故的发生往往不是规定的缺失,而是落实规定时打了折扣。京珠高速客车起火是因为“乘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所致。当事者的侥幸,管理者对规定的漠视,让事故“轻易得手”,更不要说总结完善制度了。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这是每个员工都应该遵守的安全规则,同时也是做好安全自我防护的必要措施。安全帽只带不戴其危害性非常之大,笔者就曾亲眼见到安全帽救一条命,今年3月,一位电力员工正在施工现场作业,一颗螺丝钉从高空中落下,正好砸在安全帽上,幸亏他的安全帽戴得非常规范,才未造成人身伤害。这位员工事后不无庆幸地说:“是安全帽救了我啊!”

  技术上扎“实”。工作上,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发风险。要杜绝事故的发生,仅靠我们空前高涨的热情往往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每个员工都要熟练掌握业技术,提高处理缺陷的能力。没有过硬的技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不也会成为酿成事故的的罪魁吗!

  “所有事故都可以预防。”这是新安全观最重要的内容,有了这一理念做武器,我们才能超越事后的、被动的传统“事故追究型”,进入超前的、系统的“事故预防型”安全工作阶段。事实上,安全生产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地在思想、行动、技术上统一协调,才能防患于未然,为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系上“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