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6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加强专卖管理监督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思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虞秀本

  

  国家局姜局长在全国烟草工作会和烟叶工作座谈会上反复强调,要下力气解决好等级结构和地区结构平衡问题,实现当年烟叶供给总量与需求相平衡、上等烟和优质烟区烟叶供给与需求相平衡。何泽华副局长强调,为解决原料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必须坚持总量控制、综合平衡、主攻质量、优化结构,提升原料保障能力。明确提出了把优化烟叶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国家局领导在正确分析我国当前烟叶工作新形势新任务以后作出的战略部署。因此,作为烟区当前一个重要的紧迫任务就是提高认识,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突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品质,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确保烟叶生产稳定发展。

  本文就如何加强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谈谈看法。

  

  当前烟叶生产经营管理现状

  

  一是对合同的签订管理不规范,存在种后再签,时有出现少种多签,多种少签、多户一签等现象。

  二是烟用物资的管理不规范。烟用物资主要包括烟用肥料、塑料薄膜、农药、种子等。在物资的销售、供应上,手续不完备,扶持不透明、公开。烟用物资在各烟站的销售时不给烟农开具相关票据,并且优惠价格不明,致使一些烟农对我们的政策认识不够,并且由于管理上漏洞,一些我们烟草的内部人员利用优惠政策不公开抬高价格从中渔利。在烟用物资的货款回笼上存在赊销的行为。在烟用物资的报损上存在随意。

  三是体外不规范经营由明转暗。一些收购站为完成任务或为个人谋取私利,与烟贩勾结收烟贩烟,不按合同收购,挂站搭站烟,烟站人员互相串通过称时抬烟压称,虚开烟叶收购收发票和擅自提级提价套取现金,对烟农烟叶压级压价,提高从非法渠道收购的烟叶等级及数量。虚报受灾面积,套取救灾款的现象仍存在。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对规范烟叶产业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地方对烟叶的生产经营的规范经营不够重视,有的单位为完成上级、地方的任务,虚报亩数和产量,从其他非法渠道购进烟叶,一些人内部工作人员钻管理空子,循私舞弊、弄虚作假从中谋取个人私利,这也是制约烟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原因。

  制度不健全,内控不严密。近年来,随着对卷烟的规范经营、财经秩序的大力整顿,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卷烟环节的内控监管日趋完善,但烟叶上相对薄弱,表现在一是制度上对烟叶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的内控管理从上到下没有统一完整规定,对业务流程未明确规定。二是信息化程度不高,现在虽然对烟叶收购实行电脑开票,数据传送,但对烟用物的购销存,资金回笼与收购资金拨付没通过软件实现数据共享并和银行进行对接。

  另外,内管人员的监管意识、监管水平不够高,对烟叶生产经营知识了解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管方式和手段。宣传力度不够大,烟农及广大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存在不按合同交售烟叶。

  

  切实加强监督

  提高优质烟叶供给能力的思路

  

  第一加强烟叶生产经营人员的内管培训。培训就采用集中授课和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按烟叶生产不同时期有针对性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烟叶生产经营人员的规范意识。

  第二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制度和规程,加强烟叶生产内部管理监督工作的执行力。要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从根本上解决不作为的问题,确保内部专卖管理监督职责的落实到位。同时充分发挥专卖内管部门职责,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管理监督。要制定恰当的管理监督办法和要求,准确确定监督检查的内容和方式,并公之于众。同时还要加强考核和过程管理,以免使烟叶生产内部监督工作流于形式。专卖内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管理监督通报、定期检查、内部案件查处、举报监督等制度。同时向社会公布专门的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及时处理内部烟叶生产管理监督案件举报信息。烟叶生产部门建立健全烟叶生产经营的内控制度。就烟种领取发放、计划分解、烟苗发放、合同签订、合同变更、烟叶收购等方面制定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三切实加强对烟叶生产经营全过程的重点监管。一是严格计划管理,规范合同签订。要根据实际生产水平,围绕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任务,把好落实面积、分解计划、安排物资和育苗、供苗等关键环节,按照下达收购计划层层分解、明确责任,落实种植面积,安排物资供应,确保育苗数量。同时完善合同内容、规范合同签订。根据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需要,修改完善烟叶种植收购合同内容,在合同中明确需要在田间消化的鲜烟叶部位、标准、数量和时间、补贴标准、兑现方式、考核指标、出口备货等级和数量等内容,引导烟农种好烟、交好烟。严格按照烟农申请、资格审查、签订合同、合同公示、面积核实、建立档案、录入微机的合同签订程序进行。二是加强对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监管。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主要措施就是把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在生产环节,专卖内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切实做好田间消化不适用鲜烟叶销毁的现场监督以及销毁现场的文字、影像、补贴公示等痕迹资料的备案工作。三是加强对烟叶收购期间的重点监督。采取网上监管、查阅报表资料、实地核实等方式。对照烟叶收购工作要求,对入户预检、约时定点、轮流交售、封闭收购、现场环境等烟叶收购工作程序进行全过程监管,建立检查档案,除正常检查记录外,对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检查保留音像资料。同时,对每次检查结果,及时下发内管检查通报。强化合同监管,强化废弃烟叶监管。

  第四加大宣传打击力度。一是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大对广大烟农的宣传教育。发动社会各界齐抓共管,以宣传国家有关烟叶生产、收购、运输的法律法规为主线,加大宣传烟草收购的“三定”收购制度,利用宣传车逐村巡回宣传、发放《烟草法律法规宣传单》、《告烟农书》,制作法规的光盘在烟叶收购站播放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以“打管并举、标本兼治”为目标,不断增强当地村民的烟草专卖法律法规意识,规范烟叶生产经营行为。 

  第五建立烟农诚信服务管理体系。烟区的内管专卖管理监督要把建立烟农诚信服务体系作为当前专卖内管的突出位置来抓。通过这项工作的扎实开展,有效提高烟农的法律意识,从根本上遏制内部人员勾结烟叶贩子非法收购烟叶、扰乱烟叶市场的活动。通过加大烟叶专卖内管力度,实施关口前移。探讨成立烟农协会开展烟农自治管理,建立烟农户籍化档案动态历史地掌握烟叶生产的全过程,从种植、收购等环节入手,采取有力措施,建立“烟叶专卖内管预警机制”,开展烟叶片区内部专卖管理,从基层村(组)设立信息员,探索管收结合的模式,按照烟农合同种植面积及烟叶预检情况,负责收集非法买卖烟叶及加工烟丝等相关信息,并及时向各级烟草专卖内管部门举报,并做好“线人”的重点培养工作,为打击烟叶违规种植、收购、销售活动提供可靠、有价值信息,形成点多面广、快速反应的“烟叶专卖内管预警情报信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