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掘进工当上了煤矿“记者”,这无疑是件新鲜事,若是刨根问底寻其根由,还得从河南鹤煤九矿倡导创建学习型员工谈起。
随着企业近年来的不断发展,鹤煤九矿对员工的素质水准也有了更高要求,以创建职工小家为载体,创造学习型员工为宗旨,积极采取多种形式为职工搭建学习平台,使一线员工在工作之余得到文化知识的滋养。在该矿就有一位掘进工靠自学走上了写作之路,他写新闻、写通讯、写散文、写诗歌,并在矿区小有名气,被工友们戏称为煤矿“土记者”,他就是鹤煤九矿掘进队的段建红。
2004年2月份,来自山西的段建红来到鹤煤九矿当了一名协议工。从小就有写日记习惯的段建红来到煤矿后,井下繁忙的工作不得不让他“刀枪入库”辍笔投入到安全生产中。时间长了,在井下有时看到一些事,想记下来却感到很吃力,他逐渐意识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那么的匮乏。正当他为自己的想法不能记录下来而烦恼时,煤矿企业为了提高员工文化素质,为员工拓展更多的学习平台,出巨资购买了大量有关书籍以供职工自学阅览。段建红是如鱼得水,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一下班就去矿上图书室看报、看书。为掌握更多文化知识,他利用一切闲余时间拼命的学,并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每下班回来,工友们去玩牌或凑在一起聊天,他总是钻进图书室,不是看语言、修饰之类的书籍,就是看名家散文、诗歌等报刊。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他的写作水平有了不小的提高。一次,他将在井下看到的一种不良现象写成小故事并谈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投到一家报刊,文章很快见报了,这更坚定了他学习的信心。
学习使他受益,为段建红在工作中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以及工作技能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区队的安全知识和应知应会知识的考试他屡屡顺利通过;业务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在井下作业过程中,段建红常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一致称赞。
学习使他有了进步,思想有了转变,观念有了更新,学习使他走上了写作的道路。2004年5月份,段建红被湖南《文学天地杂志社》聘为通讯员;2005年11月被鹤壁矿工报报社录用为通讯员。段建红参加工作7年来,连续被该矿电视站评为优秀通讯员的称号,采写新闻稿件、散文、诗歌200余篇。先后被《鹤壁日报》、《鹤壁矿工报》、煤炭新闻网等多家媒体转载交流刊登。2004年,《我眼中的掘一队》荣获湖南《文学天地杂志社》举办的征文活动优秀奖;2006年6月份采编的《放炮我俩站岗》荣获鹤煤集团公司安监局与鹤壁矿工报联合举办的“百日安全活动”现场短新闻大赛活动征文作品二等奖;2008年,他撰写的《一封安全家书》分获该矿和集团公司二等奖。
段建红的写作道路,走过了艰苦的自学之路,也尝到了学习之后成功的甜蜜。他的经历告诉人们“学习让他成就了自己写作的梦想”,也难怪在矿区,工友们见到他就会亲切地叫他一声“段记者”。
(冯宝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