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2月17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寒冬里,他们坚守着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春节是家家户户团聚的日子,然而,作为山东淄矿集团唯一一家煤炭运输企业,铁运处干部职工放弃了回家团聚的机会,坚守各自工作岗位,奋战在运输干线上,为确保为确保煤炭正常外运挥洒着辛勤汗水。农历大年三十,笔者走进生产一线,感受到留守职工的艰辛与快乐。

  

  镜头一

  “过年不忘充电”

  

  晚上18时,笔者在东庄站场,看到机车0056正载着一列空皮缓缓驶入4股轨道,站场上的工作井然有序。

  “小李,过年好。”穿过站场来到机务段,该段值班段长孙德刚热情地打招呼。从孙段长口中得知,工作11年的他已经先后在单位留守10个除夕夜。在孙段长的陪同下,我们一同登上了正在站场待机的5194机车。

  “自阀制动区或常用制动位出现故障,不排风、不制动怎么办?”刚刚接班的司机陈斐,手拿一本小册子向副司机耿磊提问到。

  “先将自阀手柄至于制动区,然后使用紧急放风阀看风表掌握减压量,使列车制动。”耿磊对答如流。

  据孙德刚段长介绍,今年春节期间,调度室根据要求下达了了每天4列的计划。为确保机车运输状态良好,他们对机车乘务员运行途中可能遇到的21种机车故障进行仔细分类,并详细分析了处理方法。

  18时25分,5194机车接到调车任务,我们准备离开。

  “节日期间,道口过往的车辆和行人较多,特别是柏家行、林屯西、林屯三个道口,一定要彻底瞭望,控制好速度。”临走前,只见孙段长嘱咐到。

  

  镜头二

  “辛苦我一人,温暖一家人”

  

  18时35分,笔者来到锅炉房。

  “出水70℃,回水52℃”。职工刘朋荣和两名工作人员身着“白大褂”,正一边仔细地检查锅炉设备一边记录着数据。

  18时50分,检查完毕后他们拿出了准备好的“年夜饭”。只见几个饭盒里面装的都是满满的水饺,还冒着热气。“大家快吃,吃完我们就开炉干活。”刘师傅对两名工作人员说。

  “这饺子是你们自己从家带的吗?”

  “呵呵,这是处领导和食堂职工亲自为我们包的‘暖心团圆’饺子,尽管不能回家和家人团圆,但我们一样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人般的关怀。”刘师傅边吃边说。

  19时,刘师傅给两名工作人员安排好当班工作任务,背上工具包,手拿手电筒,准备再对全处供暖管路进行一遍彻底检查。

  “刘师傅,供暖管路昨天刚检查了没问题,大年三十休息一下吧。”笔者说。

  “不行,不亲自去看看我不放心,同事们留守单位都不容易,供暖设备和管道不能有任何问题,我必须让他们暖和过大年。”说完后,刘师傅迅速消失在黑夜里。

  

  镜头三

  “全副武装,我们不冷”

  

  19时10分,笔者前往车务段。一路上寒风刮得厉害,笔者不禁将衣服裹得更紧了些。

  19时20分,笔者刚走进调车乙班休息室,电话铃响起。

  “调车长孙磊,来行车室接计划。”

  “是。”调车长孙磊放下电话,起身赶往信号楼行车室。

  同时,班组7名成员迅速穿好衣服,佩戴好工具备品,在门外列队等候计划。

  “小刘,这么冷的天能撑得住吗?”趁调车长孙磊接计划的工夫,笔者问调车员刘慎桐。

  “不冷,你看,棉帽、棉袄、棉裤、棉靴,从上到下我们包得严严实实的,节前领导早早给我们配齐劳保护品,把我们‘全副武装’了。”刘慎桐乐呵呵地说。

  不一会孙磊拿着调车计划单开始分配任务。

  “曾晓星去4股天桥以东准备摘车,王邵鹏看好三股停留车,刘慎桐到信号机处看好信号……”孙磊仔细地安排每一项调车计划。

  “今天是大年三十,尽管大家不能过年,但我们更应该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注意控制好调车速度,确保安全,再检查一遍对讲机、信号灯。”孙磊又叮嘱道。

  19时40分,伴随着机车一声鸣笛,又一次吹响了他们“战斗”的号角。

  (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