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2月11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进入“苹果园”:娱乐在前 商业在后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众多企业都在想方设法与苹果建立联系,但“苹果园”里并非是安逸的“伊甸园”,“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规则似乎更符合现状。

  □ 吕 静  

  由于苹果非常看重产品的娱乐化,进入苹果园的企业除非找到娱乐与自身商业的完美联系,否则既不能完成商业目的,苹果也会站到消费者一边给予排斥。

  “当我们还在App store的红海中厮杀时,耐克却早已坐在那儿吃上苹果了,”正有意进入“苹果园”的智慧地图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军说。事实确实如此,目前众多企业都在想方设法与苹果建立联系。但除了类似耐克这样的品牌大腕,多数企业进入苹果园之后,就像一下掉进了遮天蔽日的森林。“苹果园”里并非是安逸的“伊甸园”,“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规则似乎更符合现状。

  在与苹果合作的企业中,耐克算得上是最风光的一个。

  耐克首席执行官Mark Parker打电话与苹果首席执行官Steve Jobs闲聊中谈到如何为耐克的客户消除长跑寂寞,让跑步的过程变得更加美妙。不出几个月,全球iPhone手机用户首页上都能看到一个类似于音乐计步器的“Nike iPod”的图标。耐克一下成了所有苹果合作伙伴羡慕、嫉妒、恨的对象。毕竟能与强势苹果平起平坐的现象史无前例。

  “抛开强强合作不谈,表面上看苹果非常给耐克面子,其实耐克的营销策略完全是迎合苹果的娱乐化策略。”西北大学教授营销管理专家马元青说。

  的确,在产品设计上,耐克并没有过分强调自己产品和企业形象,而是非常讨巧地将运动娱乐化。而对于苹果来说,能够多一个不用自己研发,又能与自身高贵身份相结合的应用工具,当然“非常愿意”。

  与其他企业直接的销售诉求不同的是,Nike iPod不是赢利性产品,直接为消费者提供附加值,更加满足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虽然苹果官方并没有公布与合作企业的利益分配模式,不过从其与中国联通几近苛刻的合作方式来看,企业与苹果合作的回报不会很乐观。

  去年10月,麦考林开始布局移动电子商务业务,并发布了移动电子商务客户端for iPhone应用程序。据了解,该程序可为iPhone、iPad及iPod touch用户提供服务。顾客可以在手机、iPod touch和iPad上实现麦网的大部分应用,包括商品搜索、浏览、购买等功能。目前,麦考林在App store的现实效果还不明显,但其“品牌占位”的策略却占了很大优势。

  在此之前,“亚马逊”也发布一款iPad应用程序,用户可借助这一程序登陆“亚马逊”电子书阅读器K indle的网上书店,购买45万种电子书籍。

  不过,所有在App store的产品都需要消费者通过搜索iPhone才能得到,产品很容易被淹没在海量的资讯和竞争对手的打压之下。

  德国大众公司通过和苹果签署独占协议,将使用一款App store独占手机游戏来宣传新款紧凑型小车2010版GTI上市。大众的此次营销策略能够得到苹果的鼎力支持,主要是由于其抓住了苹果注重娱乐在前,商业在后的特点。

  “苹果的平台就像一个菜市场,很多家都在卖菜,怎么样才能让人买你家的,你就得学会吆喝。”马元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