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汤兴
我蜗居在大别山腹地的山城——河南新县县城。尽管新县不大,但还是比较热闹。长期居住在城里的日子,还是让我倍加怀念乡下的鸟声。
记忆中,小的时候,在僻野乡村,鸟叫是最寻常不过的事:春天的早晨,我们孩子们总是在屋外热闹的鸟叫声中醒来,也总是在一路鸟叫声中上学。小时候,有一首在校园里广为流传的歌中唱道:“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着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真正是我们童年的生活写照。
看着贪玩而懵懂的儿子,回想起自己的儿童生活,现在我真的不敢想象,失去鸟的童年该是多么的寂寞!
如今,我们正在被越来越稠密的楼群围困在都市里,每天也只能够看见天空,但那是被建筑物分割后,又被烟尘涂抹过的,视线刚刚展开就被生生截断;我们也能够看到树林,但那是栽种在花园苗圃里整齐化一中规中矩规模化的一群或一排,被修理得千篇一律蔫头蔫脑地站立着,毫无生气,粉饰着城市的苍白;也能够看到鸟儿,但那只能在花鸟市场或百货商场的玩具柜里,或是被关在笼子里或是被铁链锁住脚,瞪着一双哀怜的眼睛间或媚俗的叫声“你好!”的画眉、鹦鹉之类的所谓宠物,抑或陈列着的用不同材料人工复制的“死鸟”,虽然色彩鲜艳,但终究失去真实、毫无生气。
大人们听不到鸟叫,只不过感到有些失落,而孩子们却要为此付出整个呆板枯燥的童年,我真的为城市里的孩子感到悲悯,想看看小鸟,听听鸟叫声,竟然只能从电视、连环画和成年人的记忆里去寻找,城市把大自然隔绝得太远了。
每年的节假日或是寒暑假,我都要带孩子们回乡下去生活一段时间。对我而言,可卸掉一身的风尘和困倦,轻轻松松地投入村野的田园风景里,感觉又回到了童年。每天清晨,鸟鸣清脆悦耳,张开惺忪的睡眼,带着孩子们,走到屋后的松树林里,看到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深深呼吸几口清新的空气,然后再伸展一下四肢,那时候真想痛痛快快地吼上一嗓子:这样的生活、这样的日子有多好!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遇,或随樵者行。”唐风宋韵的古典气息倒是一如既往地那么醇厚,而现实生活中的那番幽境却是再难寻觅。居住在城里的日子看来只能怀念鸟鸣声,只能到那泛黄的唐诗宋词的页码中去捡寻、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