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普惠金融视角下农业数字化防治的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评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计旻玥 张美玲 武晨曦 陈加成


当下,我国农业生产经营面临自然灾害、病虫害等诸多风险。传统农业模式效率不高、抗风险能力差,难以契合城乡居民不断升级的农产品需求。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农业数字化防治成为提升生产效率、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途径。它借助物联网等技术对农业生产全程进行智能化管控,作用显著。从普惠金融角度看,农业数字化防治既助力生产、提升农民收益,又以数字金融工具破解三农融资难题,分析其效益及影响对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普惠金融视角下

农业数字化防治的经济效益评估

1.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农业数字化防治对提升农产品产量与品质作用明显。借助物联网和大数据,农业生产过程可实现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增产方面,精准灌溉及病虫害防控技术应用广泛。以浙江省温州瓯江经济开发区数字农场为例,其利用大数据分析区域水土气候,优化灌溉施肥,减少水肥药投入,使瓜菜产量提升约15%,彰显了显著的增产潜力。提质层面,通过对作物生长进行全程动态监测与精准调控,有效保障并提升了农产品的营养和外观品质。例如,广东茂名智慧柠檬园,以大数据分析指导精准施肥防疫,产出的柠檬糖度、硬度均优于传统种植,品质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2.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农业数字化防治在削减农业生产成本上成果斐然。借助精准测土配方、病虫害智能预警及智能灌溉等举措,生产环节的农资投入得到合理管控。例如,重庆农商行打造的数字农场,依托大数据剖析当地农田环境特质,为农户定制精准施肥方案,每亩地化肥投入减少约200元;同时,病虫害智能预警实现了病虫害的精准识别与防治,每亩农药成本平均降低约100元。此外,智能灌溉系统通过监测土壤湿度与作物需水情况,精准调控灌溉量,使灌溉用水量减少超30%,大幅降低了灌溉成本。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3.带动农民增收

农业数字化防治对促进农民增收成效显著。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农产品品质与产量,农业生产效益得以提高,直接推动农民收益增长。在山东滨州,当地大力推行互联网 + 农业模式,农户采用智能温室种植蔬菜,产品品质显著提升,销售价格随之提高,农户人均年收入不断增加。同时,农业数字化催生了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型经营模式,为农民增收拓宽路径。其中,农村电商依托互联网对接市场需求,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乡村旅游则因农业数字化带来的农村环境优化与产业升级,吸引更多城市游客,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助力农民增收。

普惠金融视角下

农业数字化防治的社会影响评估

1.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

农业数字化防治有力推动了城乡差距的缩小与城乡融合的进程。普惠金融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推动农业数字化项目顺利开展,切实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与农民收益水平。以安徽太和县为例,当地借助大数据平台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服务,农民既享受到智能农业的便利,又通过普惠金融获得低成本资金。这些资金助力农民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产量与品质,增加了收入。此外,普惠金融还推动了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发展,吸引城市资本、技术等资源流入农村,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

2.增进社会公平正义

站在普惠金融角度,农业数字化防治对提升农业生产公平性与可及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意义重大。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农业生产对资金、技术、渠道等要素的依赖,减少了不同经营主体间的发展差距,让小农户更具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数字化服务平台的搭建,为农民带来更便捷、普惠的金融、培训、营销等支持,有利于资源的公平分配。以广西柳州为例,当地政府打造农业云大数据平台,为农户提供远程诊断、精准施药等服务,有效提升小农户的生产与销售能力;平台还整合金融、保险资源,为农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缓解农民融资难问题。

3.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农业数字化防治能精准把控农业生产全过程,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助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通过精准施肥、智能喷洒等手段,大幅削减化肥、农药用量,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同时,它推动了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等生态友好型农业模式发展,增强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以新疆霍城县为例,当地政府积极推广设施农业,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开展智能化管理。2023年,该县设施农业用水量降低30%、化肥用量减少25%,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性同步提升。此外,农业数字化还促进了特色农产品种植,带动区域森林覆盖率上升,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普惠金融视角下农业数字化防治成效斐然,兼具经济与社会效益。它能够为农村发展添活力,缩小城乡差距。未来,随着信息技术持续发展,需进一步加强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研发与应用,促进其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基金课题:2024年安徽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202410383230X);城乡融合视角下数字经济驱动安徽省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tlxyZD06

(作者单位:铜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