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业财一体化背景下 企业财务管理数智化转型研究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朱术刚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正经历着从传统核算型向战略决策型的深刻变革。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引导企业强化数字化思维,提升员工数字技能和数据管理能力,全面系统推动企业业务数字化转型。当前研究多聚焦于技术应用层面,对业财一体化驱动财务数智化转型的内在机理缺乏系统性解构,更鲜见可操作的路径设计框架。因此,“如何通过数智化转型重构财务管理体系”成为理论与实践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一、业财一体化对财务管理数智化转型的作用机理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业财一体化的深度融合不仅体现在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的物理整合层面,更表现为数据要素的价值重构与组织能力的系统升级。通过构建了“业财协同度—技术成熟度—组织敏捷度”三维驱动模型,以系统揭示企业财务管理数智化转型的深层动力机制。其中,业财协同度是转型的价值基础,技术成熟度构成转型的能力支撑,组织敏捷度则是转型的效能保障,三者形成的动态平衡系统推动着财务管理体系向数智化方向演进。

业财协同度的提升改变了传统财务管理的价值创造方式。企业实现业务与财务数据实时联通后,财务部门的工作重心从核算转向价值创造。这种变化重构了财务价值链,使财务职能深入研发、采购等业务环节,形成数据驱动业务的闭环管理。当业财协同度较高时,财务系统可实时捕捉业务场景的价值波动,利用智能算法预测市场变化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为战略决策提供动态支持。

技术成熟度的提高是财务管理数智化转型的核心动力。目前,企业数智化技术应用已从单一系统转向生态化平台建设。企业通过搭建智能财务平台整合RPA、区块链等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多数常规业务的自动化处理,还可大幅降低风险识别的响应时间。机器学习算法的引入,可以突破传统财务分析局限,利用非结构化数据识别供应链风险;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则可以重塑交易信任机制,支持跨组织财务协作。业通过提升技术成熟度逐步建立起“数字孪生”体系,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精准对接,为财务数智化转型提供强大动能。

组织敏捷度的增强为确保数智化转型落地提供了重要保障。企业推进财务数智化转型的过程中,往往面临技术先进性与组织适应性不匹配的问题,亟待开展组织变革以提高其敏捷度。这种组织变革的本质是构建数字化时代的柔性管理架构,具体表现为决策层的前瞻性战略布局、执行层的快速响应机制和操作层的持续学习能力。在组织敏捷度大幅拉升的环境下,财务部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能部门,而是演变为数据服务中心和战略支持中心,这种角色转变也会带来组织文化、激励机制、人才结构等的系统性重构。

三维驱动要素的协同效应构成了数智化转型的持续动力。当业财协同度突破临界点时,会产生数据价值的指数级增长,需要相应的技术架构和组织能力与之相匹配。这种动态平衡要求企业建立三维要素的协同优化机制,即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提升数据质量,依托技术迭代深挖数据价值,借助组织变革释放创新潜能。

二、业财一体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数智化转型的路径

在明确三维驱动模型的基础上,企业需要构建分层递进的转型路径体系。这个体系包含战略认知层、技术应用层、运营执行层三个维度,每个层面又细化为若干实施模块,形成具有动态适应性的转型框架。路径设计的关键在于保持战略定力与技术柔性的平衡,既要确保转型方向与组织战略的高度契合,又要保留应对市场变化的调整空间。

战略认知层的重构是转型成功的先决条件。企业应该建立“数据驱动”的战略思维范式,将财务数智化定位为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要求企业决策层突破传统财务绩效观,建立包含数据质量、算法效能、系统弹性的新型评价体系;同时,需要构建跨部门的战略共识机制,通过工作坊、沙盘推演等形式,使业务部门理解财务数据化的价值,财务部门掌握业务数字化的逻辑,从而形成转型的合力。

技术应用层的升级应遵循“平台化+场景化”的实施路径。在基础架构层面,企业应建设具有弹性扩展能力的财务数字平台,集成ERPBIAI等系统功能。在应用场景层面,企业需要针对不同业务单元设计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例如,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中嵌入智能合约,在成本管控场景应用动态预算模型,在投资决策场景开发风险预警算法。这种分层实施策略既能保证技术体系的统一性,又能满足业务需求的多样性。

运营执行层的改造应聚焦流程重组与能力重塑的双重目标。流程优化方面,需要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对现有流程进行全息建模,识别价值损耗节点,为流程重组提供技术基础。能力建设方面,需要构建包含数据治理、算法开发以及系统运维等的新型能力矩阵。这需要突破传统财务人员的技能边界,引进既懂业务逻辑又掌握数智化分析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风险控制体系创新是保障转型平稳推进的关键环节。随着财务系统智能化程度的提升,企业会面临算法偏见、数据泄露以及系统脆弱性等新型风险挑战。企业应建立涵盖技术伦理、网络安全、应急响应的三维风控体系。例如,设立算法审计委员会,定期检测模型决策的公平性;构建区块链存证系统,确保财务数据可追溯;开发灾备演练平台,提升系统容灾能力等。这种主动式风险管理模式,有助于企业在享受数智化红利的同时能够有效控制转型带来的各种风险。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集团党校枣庄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