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新时代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保障机制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李丽娟  季爱民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前提,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位中国公民的共同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具备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推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迈上新征程、创造新的伟大奇迹,需要强大的保障体系为其保驾护航。其中,强大有力的制度保障是前提、丰富的资源保障是关键、充实的人才保障是根本。

一、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机制,夯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推进基础

第一,建立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运用法治思维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进入新时代,我国不断修订完善国家安全法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代表的国家安全法律明确要求开展国家安全教育。这些法律的出台为国家层面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活动提供了支持,强调了其整体性,但地方性、区域性法律法规尚未得到调整与完善,势必影响整体效果。因此,鼓励地方或区域出台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保障局部国家安全教育有法可依,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完善国家安全教育评估机制,发挥其强大的科学性、系统性功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构建客观的评估体系以全面分析国家安全教育成效,能促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提质增效。在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实践过程中,会出现各类与理论设想不符的问题,此时评估体系需从客观角度出发分析具体问题,并为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尽可能科学、客观的建议。

二、拓展资源保障机制,适应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发展需求

第一,完善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扶持国家安全学学术期刊高水平建设,为国家安全理论和教育方法研究提供阵地和空间;创办《国家安全教育理论》内参,汇集国家安全理论前沿成果和国家安全教育教学案例。国家安全学学科的设立,是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肯定,其设置目标在于通过专业教育,为国家安全教育提供充分思辨与论证的场域,最终输出解决国家安全问题的理论成果。同时,具备国家安全专业属性的人才,也能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提供权威教材,为其工作开展提供先进理论指导。

第二,激活并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教育平台。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机制,创建方式更灵活、资源更丰富、学习更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需重视网络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智媒时代,个人对知识的追求不再满足于线下教育资源与教育方式,因而利用网络大数据、数据分析等途径完善终身学习教育平台建设,不仅为国家安全教育的全民性要求提供了有效推行路径,还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搭建多元化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基地。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致力于建设多个国家安全教育基地,让国家安全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国家安全基地运用弧幕投影、电子沙盘、VR虚拟体验等多元方式,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实践活动,沉浸式国家安全教育能大幅提升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素养。

三、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后备力量

第一,加快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师资队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虽然此前国家已设立国家安全学学科专业,其中二级学科国家安全教育学的设立培养了一批优秀专业人才,但与国家安全教育实际需求相比,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较大缺口。同时需清晰认识到,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工程,必须保证充足人才资源以持续推进国家安全教育工作。因此,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对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第二,进一步完善国家安全学学位点设置,分级建设优质师资库,促进国家安全教育师资高效跨地域流动。不同地域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不尽相同,需兼顾重点地域和重点领域的特殊性,着力培养专攻地区特色安全问题的专业人才,以全面促进人才队伍发展。专业的国家安全教育人才资源往往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问题,因而分级建设师资库能有效缩小地域间国家安全教育的发展差距,对提高公民整体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迈入新征程,我们离民族复兴目标越来越近,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强大的内部凝聚力,共同抵御风险挑战;需要完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各项保障机制,确保全民族国家安全意识得到有效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该文入选:武汉理工大学2025年度自主创新基金研究生自由探索项目“智媒时代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培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4972025YJS0148)

(作者单位:李丽娟、季爱民,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