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滨州“双型”城市建设路径研究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李穆清

 

人工智能(AI)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当前,山东省滨州正推进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与AI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如何将AI从‘关键变量’转化为城市能级跃升的‘最大增量’”成为一项重大课题。本研究探索符合滨州实际的AI深度赋能路径,为“双型”城市注入核心动能。

一、滨州市“双型”城市建设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情况

滨州积极落实山东省数字强省部署,推动AI从点状探索迈向线面结合,重点领域成效显著。一是智能制造驱动实业创新:魏桥创业集团建设16个智能工厂,打造“纺织—铝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智能质检与节能优化;香驰控股构建柔性智能供应链,提升协同管理能力与企业效益。二是智慧农业彰显滨州特色:邹平智慧农田利用物联网与AI实现精准灌溉施肥,节水节肥并增产;阳信肉牛养殖引入AI个体识别与行为分析,提升健康监测与养殖效益。三是智慧城建提升治理效能:“城市大脑”整合资源,实现交通智能调控与事件自动处置;AI视频识别系统自动发现城市问题,缩短处置周期。四是智慧教育服务产教融合: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破解设备场地限制;中小学引入智慧课堂,推动个性化教学与模式创新。

二、滨州市“双型”城市建设中人工智能发展存在的问题

滨州数字经济增速领先,连续入选全国数字城市百强,但仍存在结构性矛盾制约AI“深度赋能”。一是算力成本高,普惠性不足:建成全省首个千卡智能算力集群,但中小企业算力使用门槛仍高,普惠接入与成本控制待优化。二是核心算法研发弱,依赖外部:应用层有积累,但底层框架与核心算法原创不足,依赖开源与外部产品,制约纺织、铝业等场景的深度定制。三是数据孤岛存在,融合不深:AI应用多为“单点工具”,跨部门数据共享不畅,系统集成度低,阻碍全价值链融合。四是产业链不完整,协同效率低: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但上游硬件与下游服务薄弱,“中间强、两头弱”,集群效应未显。五是高端人才短缺,结构不匹配:人才政策持续加力,但高端研发与复合型人才“引不来、留不住”,与实际需求存在错位。六是治理体系不完善,伦理监管待加强:标准与伦理意识增强,但全周期监管框架未立,数据安全、算法透明等领域治理能力需提升。

三、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滨州市“双型”城市建设五维路径

为推进AI从“局部应用”走向“系统赋能”,滨州应构建五维发展体系。

(一)产业智变:强化全链条赋能与算法适配能力

在算力基础逐步完善的背景下,滨州应将重点转向人工智能与产业全链条的深度融合。一是支持本地龙头企业联合人工智能技术方,共建纺织、高端铝材等行业特色算法工场与模型平台,提升技术赋能的精准性与自主性。二是积极推动以数据驱动的大规模柔性定制模式在特色产业集群中落地,打通消费端与生产端数据链路,实现从标准化制造向个性化供应的整体转型。

(二)城市智理:深化数据融合与预测治理能力

滨州“城市大脑”尚在初建,功能偏重事后响应,未来还须进一步升级其前瞻性预判和科学决策能力。当前,需重点突破政务数据与行业数据间的壁垒,构建城市数据资源池。同时,运用数字孪生、时空分析等技术,实现城市运行实时感知与风险预判,推动治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干预”。此外,可学习杭州“城市大脑”从交通治堵到文旅、医疗等领域的全面渗透式布局,积极探索本市政务AI的全场景应用。

(三)教育智强:构建分层协同的产教融合体系

针对高端人才缺乏与工程技术人才流失问题,应强化政府引导,深化校企协同:通过校企共建AI学院、实训基地,实施“订单式培养”与“校企双导师”,精准培育算法与复合型人才;启动“数字工匠”计划,培训在职员工,支撑产业智能化转型;培养一批既精通传统工艺又熟悉AI应用的复合型技术骨干,为全市产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坚实而持久的人力资本支持。

(四)民生智惠:推动智慧康养与智能政务普惠服务

技术发展的最终归宿是造福于民,唯有让技术成果切实转化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才能彰显科技价值。需聚焦群众切身利益领域精准发力,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在养老、医疗、政务等民生关键领域实现规模化、普惠化应用。例如,加快发展AI社区养老平台,广泛推广智能健康预警等便民服务;持续深化“一网通办”智能应用,积极推动“免申即享”“智能秒批”等服务模式落地,切实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度与群众满意度。

(五)生态智优:强化精准治理与绿色循环能力

依托已整合的环境数据与监测体系,重点建设“生态环境AI超脑”,实现污染溯源与预警。在鲁北高新区等重点园区构建AI驱动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推进节能降碳与资源循环。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滨州“双型”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滨州应坚持战略定力,围绕“产业智变、城市智理、教育智强、民生智惠、生态智优”五大方向,补齐设施、技术、人才短板,构建适应AI的治理体系,把握科技革命机遇,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 哲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