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9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党建驱动水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提升的 机制研究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水务行业作为保障民生福祉的核心基础设施领域,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质量、城市运转效率与社会稳定发展。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南水北调工程后续管护工作,明确要求南水北调沿线供水企业需以“安全供水、优质服务”为核心目标,不断提升管理效能与服务水平。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与用水需求多元化,水务企业面临着设备更新迭代、技术升级压力与服务标准提升的多重挑战,而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其管理效能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应对上述挑战。作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其独特的政治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如何将党建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破解管理难题、激发员工活力”成为水务企业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

寿光南水北调供水有限公司作为地方南水北调工程供水保障的核心企业,承担着寿光市部分区域工业生产用水的输送任务。近年来,公司以党建为引领,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实践,通过文化凝聚、组织优化、激励创新等举措,有效解决了激励不足、协同性差等问题,显著提升了管理效能与供水服务质量。本文以该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党建驱动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提升的机制,不仅可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参考,更能为同类水务企业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一、寿光南水北调供水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一)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寿光南水北调供水有限公司现有员工 36 人(其中党员8人),设综合事务部、财务融资部、工程(生产)部、资产运营部四个部门,下辖双王城泵站和杨庄泵站。岗位覆盖供水生产(负责水厂全流程运行管控与设备监控,日均记录数据200多条)、水质检测(每月检测常规指标40多项、每季度全分析106项,数据同步监管部门)、工程维护(年均处理故障 超30次并参与管网改造)、管线巡查(巡查 120 余公里管网,年均预防隐患50多起)、党群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招聘采用“校园+社会”结合模式,流程含六步且侧重实操考核;培训分新员工“师徒带教+集训”、季度技能提升(分岗位针对性培训)、月度安全专项,并以“培训—考核—反馈”闭环保障效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激励机制不足

公司当前采用的薪酬体系以“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为主,绩效工资占比仅为20%,且绩效评估以“完成基本任务”为导向,与员工实际贡献度关联较弱,导致薪酬激励缺乏灵活性。根据 2024 年公司内部员工满意度调查,仅有 10% 的员工认为当前薪酬体系能有效激励自身工作,65%的员工表示“薪酬与付出不匹配”。与此同时,职业发展通道单一的问题进一步制约了员工活力。公司现有职业晋升路径以“管理岗晋升”为主,技术岗位员工若想获得更高待遇,往往需转向管理岗位发展,但管理岗位编制有限(仅设部门经理4人、主管6人),直接导致技术骨干晋升机会稀缺。202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40%的员工认为“职业发展通道不清晰”,25%的员工表示“长期从事同一岗位,已产生职业疲态”。

2.部门协同性差

人力资源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缺乏常态化有效沟通机制,在人员调配、培训需求对接等关键工作中存在明显脱节,这一问题直接影响了供水服务效率。以2024年夏季用水高峰期(68月)为例,受气温升高与工业用水需求增加双重影响,公司供水需求较平日增长30%,工程(生产)部需开启24小时轮班制(较平日新增1个班次),同时计划开展“高温作业安全+设备应急抢修”专项培训,并需补充10名临时巡检员以缓解人员压力。然而,生产部门未按流程提前1个月向公司人事部门同步需求,仅提前1周紧急提报,最终导致招聘工作无法及时完成,对高峰期供水保障造成一定影响。

二、党建驱动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提升的机制分析

(一)文化凝聚:塑造“水润民生”责任文化

1.文化理念提炼与传播

寿光南水北调供水有限公司党组织立足企业供水保障民生的核心使命,牵头提炼出“水润民生,党心为民”的核心文化理念,并通过主题党日活动、企业文化宣讲会等多元形式向全体员工传播。在主题党日活动中,党组织会组织党员与普通员工共同学习党的治水方针政策,分享南水北调工程背后的奋斗故事,以此加深员工对企业责任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2.文化引领下的行为塑造

“水润民生”责任文化的引领下,保障供水安全、提升服务质量逐渐成为员工的共同价值追求。例如,在一次暴雨灾害期间,公司党员主动带头成立应急抢险突击队,连续奋战,及时修复受损供水管道,有效保障了居民正常用水。党员的先锋行为不仅彰显了责任担当,更激发了其他员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形成了全员参与供水保障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组织优化:促进党组织与人力资源部门协同

1.协同机制建立

公司建立了党组织与人力资源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商讨人力资源管理重大事项。在制定年度招聘计划时,党组织从企业战略发展与政治素养要求出发,提出人才需求方向;人力资源部门则结合各岗位专业技能需求,细化招聘标准与流程,确保招聘的人才既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又符合企业党建文化的价值导向。

2.联合工作推进

党组织与人力资源部门联合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党组织负责设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涵盖党史学习教育、党性修养提升等方面;人力资源部门则聚焦业务能力提升,安排专业技能培训课程。以新员工入职培训为例,公司将党建知识培训与供水业务知识培训有机结合,使新员工在入职初期就能深刻理解企业的党建文化内涵与核心业务要求,从而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三)激励创新:发挥党员先锋岗带动绩效提升

1.党员先锋岗设置与评选

公司在各个岗位设立党员先锋岗,制定明确的评选标准,包括工作业绩突出、思想政治素质高、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等。每年组织一次党员先锋岗评选活动,通过员工推荐、民主评议、党组织审核等环节,选拔出优秀的党员先锋岗代表。

2.带动效应与绩效提升

党员先锋岗员工在工作中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仅自身工作绩效保持优异水平,还主动帮助其他员工解决工作难题、传授实践经验。在党员先锋岗的带动下,公司整体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在供水管道巡检工作中,党员先锋岗员工创新了巡检方法,使巡检效率提高20%,并将该方法在整个巡检团队中推广应用,直接带动团队绩效整体提升。此外,公司将党员先锋岗评选结果与员工绩效考核、晋升发展直接挂钩,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党建对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影响的量化研究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数据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设计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从薪酬福利、职业发展、工作环境、团队氛围四个核心维度开展调查,共发放问卷36份,回收有效问卷3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另一方面,收集公司近三年的供水服务效率数据,具体包括供水抢修及时率、水质达标率、用户投诉率等关键业务指标。

(二)量化分析结果

1.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党建工作的推动下,员工满意度显著提升。与开展党建驱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前相比,员工对薪酬福利的满意度从 47% 提升至 89%,对职业发展的满意度从33% 提升至75%,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从 53% 提升至74%,对团队氛围的满意度从 23% 提升至 64%

2.对供水服务效率的影响

20222024 年供水服务效率数据显示,在党建驱动下,公司核心业务指标持续优化,民生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供水抢修及时率从92% 提升至 98%;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在99.5% 以上;用户投诉率从每年8次下降至每年3次。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表明,党建工作能够通过文化凝聚、组织优化、激励创新等机制,有效破解寿光南水北调供水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 “激励不足、协同性差” 等问题,显著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文化凝聚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增强了企业凝聚力;组织优化促进了部门间协同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激励创新激发了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了员工绩效与企业整体效益。

(二)发展建议

其一,持续深化党建与人力资源管理融合: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的引领作用,将党建工作贯穿于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全过程,不断完善党建驱动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效机制。其二,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结合时代发展与员工特点,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创新党建活动形式,提高党建工作的吸引力与实效性,更好地发挥党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驱动作用。其三,加强党建人才队伍建设:选拔培养一批既懂党建又懂人力资源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党建驱动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提升提供人才保障,推动水务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寿光南水北调供水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