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任劲羽 李传富)8月28日,全国劳模王川洪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为宝石花油服公司驻场操作服务组组长及片区联络人能力提升培训班授课,这是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走出去、请进来”、夯实稳产上产人才根基的缩影。
重庆气矿系统性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从培训资源建设、培训项目实施和培训机制创新三方面协同发力,不断夯实人才培养基础。通过系统梳理培训资源现状,建立培训资源库,重点加强核心专业实训能力,推进培训实操场地建设,建设并入选“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力争打造行业一流的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针对专项工作和重要任务开发定制化课程,实施精准培训项目,2025年计划实施培训项目133项和300期,预计培训15997人次。分类开展新员工入厂教育、转岗人员能力培训等,明确“三级培训要求”,完善“师带徒”机制,定期检验培养成效。建立内训师培养和激励制度,优化授课费标准,提升内训师队伍积极性。
此外,重庆气矿聚焦“三支队伍”建设,通过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强化激励,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持续优化干部管理体制与考核,运用民主测评系统对领导班子、管理人员进行履职能力测评,优化三级正副职管理人员管理实施细则,推动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签约工作,促进干部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结合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进行人才现状调研,为精准培育提供数据支撑。气矿推进一级工程师考核,发挥其创新引领、业务把关、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强化高层次技术领军人才的示范效应,以赛促训提升员工职业技能,参与公司检维修和变配电工种职业技能竞赛获组织优秀奖。
打造重庆气矿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高效推进建设管理、技艺传承、AI技术赋能人才创新创效等工作。申报国家级采气技能专家工作室,力争新增培养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及大国工匠。深度融合创建技能专家工作室,不仅组织开展专家一线巡讲和技术服务,还成功接待国内外单位交流7次。
创新开展一线生产难题征集与创新基金项目申报,评审上报难题39项,获得企业级创新基金项目3项。建立健全青年创新创效工作长效机制,搭建青年技术人才交流展示平台。举办“青春助力500亿”青年科技论坛暨“导师带徒”签约仪式,鼓励青年人才队伍增强创新意识,投身创新实践,明确发展方向。
下一步,重庆气矿将继续坚持更高的标准,深化人才培训体系建设,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企业发展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