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骨科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明新杰(右一)介绍医院发展历史。
本报记者 李代广
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半坡店镇的一个乡村,一家拥有双“老字号”的医院,如今正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这两个老字号分别是:中华老字号“黄塔膏药”,河南老字号“黄塔明氏正骨”。
近日,本报记者专程来到滑县骨科医院,对这家从乡村走向世界的国家三级骨伤医院进行了探访。
百年传承
两大骨科老字号惠泽四方
滑县骨科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塔膏药”代表性传承人、黄塔膏药及黄塔明氏正骨第十二代传人明新杰,向记者介绍了中华老字号“黄塔膏药”和河南老字号“黄塔明氏正骨”的发展渊源。
他说,黄塔膏药创始于清顺治末年,由黄塔明氏三世祖明时通在一位宫廷太医指导下研制而成。该膏药由20余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之功效。随后,先祖明时通还摸索出一套正骨手法,使膏药与正骨术相辅相成,迄今传承已360余年、15代人。
到了1940年,明氏第十代传承人明全富、明全有在家乡黄塔寺村首建正骨房,专攻正骨熬膏,并正式对外开诊。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于1983年6月成立了豫北最大的一家民营骨专科医院——黄塔寺祖传正骨医院,到1991年更名为滑县骨科医院,再到如今在新乡市、濮阳市、安阳市等多地建设分院区,已发展成为一家实力雄厚的国家三级骨伤医院。
在黄塔明氏正骨史馆,记者了解了“黄塔明氏正骨”的传承历史,以及自主研发的荣获澳门国际创新发明展览会金奖的实用新型专利弹力夹板、获得南非共和国国际发明专利授权的消疼液搽剂等,并走进医院制剂中心,参观了黄塔膏药的制作工艺。
中西合璧
四大核心医技驱动创新
记者走进滑县骨科医院俄罗斯伊里扎洛夫技术中国培训中心,进一步了解了该院从俄罗斯引进的伊里扎洛夫先进微创技术,以及应用该技术所做的典型临床病例。
明新杰表示,黄塔膏药、明氏正骨术、现代微创技术和伊里扎洛夫技术构成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四大核心技术”,并对后两项技术作了进一步介绍——
他说,滑县骨科医院所做的骨科微创技术,仅需1厘米左右切口即可解决骨折、畸形等问题,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
而源自俄罗斯的伊里扎洛夫技术,更是国际骨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2023年5月,在俄罗斯伊里扎洛夫技术矫治中心医院大力支持下,滑县骨科医院创办了占地300多平方米的中国首家“俄罗斯伊里扎洛夫技术中国培训中心”,并开始推出系列专题培训班,旨在培训从事骨科外固定架临床应用的国内医生,同时让患有骨折、骨折后遗症、骨髓炎、肢体不等长、多种骨科疑难杂症及肢体先后天畸形的患者,不出国门就能接受到国际先进技术的诊疗服务。
随着这些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滑县骨科医院正式走向国际,其骨科治疗技术得到国内外患者的广泛认可。
展望未来
打造区域骨科医疗中心
明新杰向记者介绍了医院的发展规划。目前,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模式,设立了多个专科治疗中心,在多地设立分院区,形成总占地面积333亩、床位数1153张、员工1300多人的医疗集团。
近年来,医院荣誉不断:黄塔膏药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获得“中华老字号”认定,实现了安阳市中华老字号零的突破;今年7月,医院还正式晋升为“国家三级骨伤医院”。
明新杰表示,面向未来医院将立足豫北,面向全国,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骨科医疗中心,同时继续擦亮两张“老字号”金字招牌,让这份传承三百多年的仁心仁术继续惠及更多骨科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