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瑜
“技术人员已到位,钻机、钻探设备及相关材料已运至钻场。”日前,川煤集团恒升公司所属勘设公司西藏自治区噶尔县哈姆曲矿区锑矿补充勘查项目的人员设备已全部就位。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是勘设公司在西藏市场的布局的关键一步,更是恒升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又一重大成果。”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位于海拔5000余米的西藏噶尔县,面临低温、缺氧、地质条件复杂等多重挑战,是对勘设公司技术能力与发展决心的双重考验。
在完成与客户的对接工作后,勘设公司及时集结6名技术骨干,带着钻机、钻探设备义无反顾地奔赴雪域高原。几天时间里,他们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在寒风凛冽的环境下连续作战,高效完成平整场地、设备组装、钻塔竖立等工作。目前,项目各项开工准备已就绪。
与此同时,勘设公司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凭借在科技治灾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敲开外部合作大门,近期成功与中铁系统多个工程局达成合作,接连拿下中铁九局瓦斯隧道咨询服务、中铁十八局武梅铁路瓦斯隧道技术服务以及中铁二十局川藏铁路东达山隧道揭煤技术服务等重点项目,在外部市场开拓中频传捷报。这些项目涵盖铁路系统隧道瓦斯治理、揭煤技术等关键领域,且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面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治灾难题,有着攻坚克难的劲和过硬的技术实力。”这是合作客户对勘设公司的评价。得益于近年来在产学研合作、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上的持续投入,勘设公司有了自身生存发展的“金刚钻”,掌握了一整套成熟的科技治灾技术,能精准地结合不同地质环境为客户定制“一隧一策”解决方案,赢得了中铁系统客户的高度认可,也让“川煤治灾品牌” 在多个重点工程中崭露头角。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勘设公司对“走出去”战略的坚定践行。时间回到三年前,彼时的勘设公司还为“如何转型突围”困惑不已。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装备没有,就借,靠内部兄弟单位支持;人员没有,就深化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自己培养。在渝昆高铁昭通隧道项目中,面对行业同行的望而却步,勘设公司勇挑重担,打破质疑,迎难而上,经过数百天的漫长攻坚,最终顺利完成防突揭煤任务,治理效果远超预期,保障了项目施工安全,彻底打响了治灾品牌。
如今,勘设公司引进了更加先进的设备,技术团队也更加成熟稳定,早已成为了领域内的香饽饽。从“四处跑、到处找”到“客户找上门”,勘设公司每一名干部职工内心充满自豪,但同样也感受到了更多的压力以及更大的责任。
今年以来,面对外部形势复杂多变、困难挑战交织叠加的局面,勘设公司保持初心不变,把握定位、主动作为、多向发力。一方面持续深化产业链协同联动,通过技术研发投入强化核心优势,积极培育更多的技术成果;另一方面精耕产业内核,聚焦重点领域,通过引进无人机、物探钻探设备,组建工程队伍等方式,精准发力,在治灾技术服务、设计咨询、矿产资源勘查等板块持续巩固特色优势。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服务模式,在科技治灾板块主动推动灾害治理工程向灾害治理运维延伸发展,持续打造新增长极,拓展市场版图。
“从内部业务到外部市场,从铁路隧道到高原矿区,从技术咨询到实地勘查,到科技治灾,勘设公司一路亮剑,步步为营。”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勘设公司接下来将始终秉持“创新驱动、合作共赢”理念,坚定“走出去”道路,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动企业高质量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