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30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劳动和技能竞赛 如何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郭梦珏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劳动和技能竞赛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增长的重要手段。本文聚焦新时期劳动和技能竞赛的痛点,透视其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逻辑,揭示其在激发创新、精进技能、重塑人才结构中的乘数效应,并据此开出可操作的改进良方,旨在让劳动和技能竞赛真正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引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一、新时期劳动和技能竞赛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竞赛标准与实际工作需求匹配度不足

行业疾驰、技术日新,而竞赛内容却常陷“更新时差”:项目滞后一线需求,赛场所得与岗位真功往往错位;评价维度又过度倚重纸上理论或单一技能,跨岗协同、综合素养等关键能力反被边缘化,致使竞赛成效与实战要求渐行渐远,难以真正服务于产业升级需求。

(二)组织与企业参与度不够

企业参与度是竞赛成败的命门,却屡遭三重掣肘:其一,激励失衡——薪酬仍按行政级别一刀切,职工汗马功劳难换真金白银;其二,宣传缺位——赛事声量弱、组织散,大量企业对规则、收益“一问三不知”;其三,供需错配——赛题闭门造车,与生产痛点脱节,企业算完“投入产出账”后,参赛意愿自然骤降。

(三)结果应用存在局限

劳动和技能竞赛在推动技能提升与催生新质生产力方面,其成效评估本就复杂,而竞赛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的过程更是存在明显短板。当前,竞赛落幕之后,结果大多仅以官方文件形式一纸通报,仅起到勉励作用,后续的评估与运用几近空白,导致竞赛成果难以有效转化为员工职业发展、技能认证以及晋升等实际利益,未能形成“以赛促产、以赛兴业”的良性循环。

 

二、新时期劳动和技能竞赛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

(一)增强竞赛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一是定期开展行业趋势研究,跟踪新技术、新工艺,分析行业政策与市场需求,及时把握行业发展方向;二是动态更新竞赛内容,确保与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同步,增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兴领域竞赛项目;三是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人士参与竞赛策划与评审,保证竞赛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四是将竞赛内容与职业教育、培训相结合,提高竞赛对实际工作需求的适应性。

(二)完善激励与支持措施

一是加强竞赛宣传,通过行业峰会、企业走访等多元渠道扩大影响,提高企业对竞赛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参与热情;二是深入与企业沟通,了解其需求和顾虑,针对性设计竞赛内容和激励机制;三是为参与企业提供培训、设备和技术等资源支持,降低参与成本;四是建立吸引力强的奖励机制,提供奖金、证书、荣誉称号等,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参与意愿;五是优化竞赛组织,确保流程公正透明,增强企业参与信心。

(三)强化结果应用

一是将竞赛结果与职工职业发展挂钩,参考工作业绩评估职工在工作效率、产品质量、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分析竞赛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考察创新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二是推动竞赛与产业融合,与企业、行业协会合作举办针对性强的竞赛,促进成果直接应用和推广;三是注重精神文化引领,在竞赛中设置职业道德考核、工匠精神宣讲等环节,加强对优秀工匠的表彰和宣传,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让技能价值在全社会得到更广泛认同。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