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30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云冈石窟:文旅融合赋能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王敏

随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以及原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合并组建为“文化和旅游部”,这一全新理论及机构改革从理论指导和顶层设计的角度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文化交流愈发频繁,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成为常态,这促使社会各界深刻认识到文化自信在国家软实力竞争中的核心地位。而文旅融合作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契合时代需求,承担起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

以云冈石窟为例,作为北魏皇家工程,是集印度、希腊、罗马等多元文明为一体的历史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历史上,云冈石窟曾是北魏迁都洛阳前的政治、宗教与艺术中心,是我国古代中外文明交融的代表之作,极具历史与艺术价值。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云冈石窟一方面利用数字化技术,生成高精度洞窟模型,并借助虚拟修复技术,让游客通过VR设备“穿越”至1500年前的开凿现场,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工匠的凿刻技艺;另一方面结合考古数据、历史材料来设计文化游览线路,并同时邀请云冈研究院的相关学者来现场讲解,讲述云冈石窟与“一带一路”文明交流的历史关联,以此来帮助游客理解千年造像背后的“文化密码”。在文旅融合的进程中,通过科技赋能与文化解读,云冈石窟将静态文物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文化体验场所,在创新实践中探索出文化遗产活化提升文化自信的路径。具体而言,云冈石窟一方面以创新为驱动力,通过VR技术,让静态文物“活起来”,以增强感官体验,激发文化自信的活力;另一方面,将云冈石窟打造为“行走的课堂”,让游客在实地探访中感受北魏历史底蕴,培养其对历史文化的自豪感,深化文化认同。

云冈石窟正是通过“保护—传承—创新—传播”的闭环模式来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为其他地区的文旅融合提供了借鉴。云冈石窟的实践证明,文旅融合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更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唯有将文化遗产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现代体验场域,才能让文化自信真正深入人心。

为此,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地方文旅发挥创新才能,积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致力于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把旅游场景打造为具备文化传承的创新空间。通过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内涵,打造高品质的文化旅游项目,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文化产品,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切实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