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凌云 许哲文
如何始终保持执政地位、跳出兴衰治乱的历史周期率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党面临的独有的难题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党的根本价值取向,正是破解执政难题的核心路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破解百年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法宝
在长期执政过程中,部分党员干部会出现理想信念不坚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脱离群众等问题,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执政基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要求党始终将人民利益置于首位,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从历史经验来看,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实行土地改革政策,充分动员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通过动员群众参与生产建设、社会治理和民生改善,不仅推动了国家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初步转型,更形成了“上下同心、团结奋斗”的社会共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在新时代,党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惩治腐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都是为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够有效破解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面临的难题,确保党的事业不断前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破解百年大党独有难题的关键密钥
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为凝聚全党共识提供核心价值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全党上下一心,为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共同努力。在这一进程中,数百万干部深入贫困地区和基层一线,与贫困群众并肩作战、同吃同住、砥砺奋进。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彻底脱贫。根据公开数据,我国农村地区98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成就的取得,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作为根本原则,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全党的奋斗目标,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全党在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下的高度团结和强大战斗力。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在思想和行动统一方面的核心力量,能够确保党在重大任务面前形成强大合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破解百年大党独有难题的动力源泉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党难免会遇到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矛盾化解等难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是我们党始终能克服各种困难的动力源泉。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党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新推动各领域全面发展:医疗领域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提升医疗保障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先进医疗水平的追求;教育领域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养老领域通过发展银发经济挖掘老年人市场,切实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党还面临提升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挑战。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通过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扎根一线,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位一体”协同发展,彰显了党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战略定力和治理效能。同时,国家实施就业优先政策,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的市场适应性;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就业保障体系,形成就业增长与社会保障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些实践表明,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既能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又能使党在服务人民群众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党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提供持续的政治保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破解百年大党独有难题中是重要法宝、关键密钥和动力源泉。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群众路线为法宝,让“团结奋斗”成为战胜一切困难的“密码”。在新时代,我们党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提升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通过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效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项目名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项目编号:CX20240997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