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8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实践指向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涛

 

从古至今,中华各族人民始终流淌着勤劳的精神血脉,正是劳动创造了璀璨的华夏文明。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高素质劳动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加强劳动教育无疑契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也创造了璀璨的人类文明。劳动教育的开展能有效传播中华民族的劳动精神,切实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硕的劳动成果,蕴含其中的劳动精神跨越时空,在新时代依然熠熠生辉。它既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也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底色。劳动精神始终是党和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回顾历史,从经济发展落后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华各族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奋斗出来的。

劳动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工匠精神的抓手。工匠精神是劳动者能达到的最高精神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文化的核心内容。在国家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技能人才的支撑作用愈发关键。工匠精神凝聚着劳动者对工作的执着与热爱,充分彰显出他们投身国家建设的初心与使命。劳动教育通过将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实践准则,借助工匠人物的榜样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劳动者和学习者。工匠精神作为珍贵的劳动教育资源,为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明确的精神指引和价值导向。

劳动教育是实现育人铸魂目标的有力举措。马克思曾提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青年在实践中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通过劳动锻造自身,提高劳动能力和技能。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在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深化对劳动的认知与理解,实现对思想和行为的全方位塑造,进而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以家庭教育浸润劳动意识。父母作为家庭中承担教育职责的主体,要提高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识。父母要认识到,孩子进行一定量的劳动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家庭中的劳动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家长要鼓励孩子勤于动手、勤于思考,在实践中丰富体验。家长要全面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劳动,培养孩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具体的家庭劳动情境中,将教育和劳动相结合。此外,家庭要与学校、社会开展互动,实现劳动教育的良好局面,使劳动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强化学校劳动教育的作用。学校在加强劳动教育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设置和实践课程的开展,使受教育者系统性接受劳动教育。同时,学校要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让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调动其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此外,学校劳动教育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教师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引导和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社会营造尊重劳动的风尚。社会作为特定环境,是个体成长和学习离不开的外部环境。社会大环境影响个体的言行举止。社会需要营造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良好的社会风尚,能推动劳动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劳动可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需要社会去营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离不开劳动。

提高个体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在古代教育中,体现儒家思想的经典读本《弟子规》中就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的教导,强调学生要注重劳动,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有序。朱熹的《童蒙须知》也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洒扫涓洁的具体要求,将劳动教育融入早期教育内容。从劳动教育的要求来看,其强调个体要将劳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对劳动重要性的理性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个人作为劳动的主体,应以高度自觉的主体意识,深刻认识劳动的重要价值,并积极投身于劳动实践中,为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

处于新时代,立足于现实发展需要,劳动教育的地位不容漠视。劳动教育是五育融合发展的基础,对于树立德行、增进智力、增强体质和提高美育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和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的论述,并以此为指引,关注时代的变化,创新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