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强
在铁路货场,一台“正面吊”缓缓靠近集装箱。伴随“咔嗒”脆响,吊臂和集装箱的4个角紧紧咬合在一起。随后,它抓住集装箱,将其稳稳放在了火车上。这个过程就像搭积木。4月14日下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黑龙江省富锦市一家生化科技公司的铁路货场看到这一幕。(中国青年报 4月22日)
在黑龙江富锦的铁路货场,“正面吊”像搭积木一样吊装集装箱,这可不是普通的货物搬运,而是铁路货运改革给企业送来的“及时雨”!从“站到站”的“粗放运输”到“门到门”的“贴心服务”,铁路部门用“一单制”“拼箱制”等创新,实实在在解决了企业的“物流烦恼”,让大中小企业都能尝到改革的甜头。
“一单制”,让企业告别“多头跑”,省钱又省心!
以前企业发货,得在车站、物流公司之间来回折腾,光办手续就得跑断腿,运输时间长、成本高更是普遍痛点。现在,“一单制”就像给物流上了“高速路”——企业只需线上提交发货申请,铁路部门就会统筹铁路、公路、水路等多式联运资源,全程包办装车、运输、中转等环节,再也不用多头对接、反复沟通。
此外,铁路部门还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货物全程追踪,企业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查看货物位置和中转进度,彻底告别“运输像开盲盒”的历史,真正实现“发货如网购般便捷”。这种“一次委托、一单到底”的模式,让企业从繁琐的物流链条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和市场开拓中。
“拼箱制”,让小企业也能“拼”出大实惠!过去,发货量小的企业常因凑不够整车货物陷入两难:走公路运费贵、损耗大,走铁路又面临“小批量难承运”的困境。现在“拼箱制”来了,铁路部门就像“物流拼团团长”,把多家企业发往同一目的地的零散货物集中拼箱运输,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让“小批量”也能享受“大优惠”。以农产品运输为例,以往中小企业发运几十吨货物到南方市场,公路运费往往高出铁路30%—50%,且等待时间长。如今加入“拼箱制”,运费普遍降低40%左右,发运周期从“等货满车”的不确定状态,压缩到3—5天即可发车。此外,铁路部门还针对特色产业集群搭建拼箱平台,让东北的大米、西北的瓜果、南方的小商品等“小而美”的货物,都能以更低成本、更稳定时效走向全国甚至海外市场,真正激活了中小企业“小批量、多批次”的运输需求。
“物流总包”,成为大企业的“物流管家”。大企业货量大、供应链复杂,过去自建物流体系往往面临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现在铁路推出的“物流总包”服务,就像为企业请了一位“全能管家”,从货物出厂到目的地交付,运输、仓储、装卸、配送全链条包办,让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据行业数据显示,采用“物流总包”的大企业,物流成本平均下降20%以上,供应链效率提升30%。铁路部门会根据企业需求定制物流方案,比如为制造业企业设计“工厂—港口—海外”的铁海联运专线,为能源企业规划“矿区—产业园”的定点班列,甚至参与企业仓储布局优化,减少货物周转损耗。这种“专业化、定制化”的服务,让大企业彻底告别“大而全”的物流负担,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技术研发和产能提升中,真正实现“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从“站到站”到“门到门”,变的不只是运输方式,更是铁路部门“以企业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铁路部门运输创新服务,直击企业痛点:“一单制”让流程简化、效率提升,“拼箱制”破解小企业运输难题,“物流总包”为大企业降本增效。更值得点赞的是,铁路运输绿色低碳,单位货物能耗仅为公路的1/10,在帮企业省钱的同时,也为守护蓝天白云贡献力量。
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改革举措落地,让铁路货运成为企业发展的“好帮手”,让咱的经济像飞驰的火车一样,跑出加速度,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