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9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读懂工业遗产“起死回生”背后的绿色启示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绿道公园秀美如画,原本废弃的铁路支线被改造成人行步道,沿线绿树生机勃勃,成为不少市民的“打卡地”。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蜿蜒在城区中的铁路逐渐被弃用。如今,借助绿色这张牌,很多工业遗产被唤醒,从“铁路锈带”到“城市秀带”,废弃铁路的“起死回生”折射出绿色发展思路,值得我们去推广。

    城市绿道前身是支线铁路,废弃后两侧堆放的杂物、垃圾,给附近居民带来困扰。作为重要的工业遗存,废弃铁路的有序开发、合理利用直接关系到百姓的利益。经过一次次调研、一次次论证,既考虑到原本铁路的走向,又考虑地貌特征和开放空间的使用,按照生态、大绿、低碳、慢行、休憩“五位一体”的方案,城市绿道从一个绿色构想成为惠及群众的幸福长廊。

    从实用性看,绿道公园看重的不仅是环境保护,还在于让城市空间的资源利用率更高、发展成色更好。废弃铁路区域内往往植被稀疏,或因常年废弃而杂草从生,对废弃铁路区域进行生态环境恢复,彰显城市绿色生态活力,推进城市生态文明规划布局。其次,充分发挥铁路携带的历史人文背景,打造城市历史、铁路文化的主题景区,将铁路历史积淀融合进现代城市发展中,增强居民对城市历史的了解与认同感,为城市增添更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不仅如此,通过建设运动健身基础设施,如慢跑道、球场、健身器材场地、观景台等,充分响应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需求。

    解决好发展和废物之间的矛盾,一直是摆在城市治理面前的一道必答题。正是基于城市发展的多元需求,人们才因地制宜地探索出各种利用工业遗产的模式。从表面上看,废弃铁路“起死回生”使自然格局和绿色发展相结合,具有变废为宝的意义,从深层次看,废弃铁路的绿色治理方案是深化可持续发展的新亮点,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对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废弃的铁路线不应就此荒废、埋没在城市历史的尘埃中,我们应重视其存在价值,通过实物保护、环境整合、文化重构、功能拓展等方式,传承城市历史、迎合现代发展,将废弃铁路线改造为迈向幸福未来的一条崭新的“生态线”,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汤子均 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