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9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新时代国企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制度体系的思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王连鹏  辛富军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抓好党的组织制度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制度建设,既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笔者认为:国企党委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建设十项制度,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抓落实的领导作用,不断提高党的组织制度建设水平,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建立组织覆盖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是要推动党的组织有效嵌入各类社会基层组织,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社会各类群体,为坚持和落实党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奠定坚实基础。为此,国企党委在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过程中,要根据非公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单位大、党员人数3人以上的非公企业,单独建立党支部;对由2名党员的非公企业,通过派驻党务工作志愿者等方式,单独建立党支部;对只有1名党员的非公企业,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和有利于地域参加组织,发挥作用的原则,采用联建、挂靠组建等方式建立联合党部。通过组织创新,健全组织机构,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

    建立公推直选制度。“公推直选”是指把党委直接提名和委任变为在党组织领导下,通过“党员个人自我推荐、党员群众联名推荐、党组织推荐”三个环节产生党支部书记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党员直接参与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为此,国企党委要进一步完善党支部书记“公推直选”制度。党支部书记“公推直选”,要坚持体现“党管干部、群众公认、同等机会、公开公正”原则。“公推直选”要严格按照“个人自荐、资格审查、组织推荐、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组织考察”的程序,确定党支部书记候选人,由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要严格按照“宣传发动、发布公告、公开报名、推荐候选人、直接选举、任前公示”等步骤进行。 

    建立“三会一课”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是党的组织生活的基本制度,是党的基层支部应该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是我党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党组织生活制度。为此,国企党委必须严格“三会一课”制度。基层党支部要科学制定“三会一课”计划,确定主题和具体方式。在具体实践中,党委组织部门要编制党支部“三会一课”纪录簿,党支部要认真做好“三会一课”纪实工作。党委组织部门要加大对“三会一课”活动的检查督导力度,将活动情况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评中。对制度执行不规范的,要对党支部书记进行约谈;对存在问题严重的,对党支部书记进行诫勉谈话。对没有正当理由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要做好教育转化工作。经教育仍不按规定参加党内生活的党员,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进行处理。

    建立主题党日制度。主题党日是党建工作的一大创新。《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要求,党支部每月相对固定1天开展主题党日,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和志愿服务等。主题党日开展前,党支部应当认真研究确定主题和内容;开展后,应当抓好议定事项的组织落实。为此,国企党委在主题党日活动内容上,要做到以“学习、交流、践诺”为主;在主题党日主题确立上,要做到与党员履行义务相结合,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相结合,与服务中心工作相结合;在主题党日活动定位上,要突出组织性、群体性、统一性。在主题党日活动效果上,要把活动情况利用区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党委组织部门要加强检查督导,将活动情况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评中。

    建立教育培训制度。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党员队伍,关键在于做好党员的教育培训。为此,国企党委要科学制定《党员教育培训规划》,每年对党员进行不低于36学时的集中培训。在培训中做到“五个结合”,在培训内容上,坚持党的创新理论、理想信念、反腐倡廉、形势任务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教育相结合;在培训对象上,做到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员干部、党员干部与普通党员相结合;在培训形式上,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个人思考与团队交流相结合;在培训方式上,坚持其它学习与示范带动相结合;在培训管理上,坚持考核成绩与正负激励向结合。

    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准确科学评价机制能促进执政理念的落实,能激励执政素质的提高,能推动执政作风的改进。为此,国企党委要构建起以党员工作责任目标管理为基础的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组织考核与群众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制度。以考核工作业绩为主进行定量考核,以考核党性意识、宗旨观念为主进行定性考核,以民主评议为基本手段,以群众满意度为主要依据。建立考评后征求意见和提供建议的机制,将考核评价结果和收集的意见、建议向党员反馈和征求本人意见。建立考评结果运用机制,使考核评价结果与党员的奖惩、干部使用挂钩,激发党员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建立晋位升级机制。建立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长效机制,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常态化、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有效途径和制度保证。为此,国企党委要按照“班子和队伍、安全和稳定、思想文化和廉政建设、党建带工建带团建、业绩和成效”五大工作板、三个层次(定性标准、定量标准、否决条件)科学制定《党支部分类定级考核评价标准》,每季度考核一次,建立考核台账。年度按照“先进、一般、后进”三个类别及“党支部自评、党员群众测评、企业党委评价”三个程序进行。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参照否决条件进行分类定级。同时,按照先进党支部上水平、一般党支部上台阶、后进党支部换面貌的工作思路,指导基层党支部根据分类定级情况,制定整改措施、确定晋位升级目标。

    建立党员发展制度。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项基础工程,是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国企党委要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工作方针,建立“信息入库、联系培养、帮带培养、实践培养”四种机制,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由党支部将申请入党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的信息报组织部门,经审查后录入党员数据库;建立培养人与入党积极分子联系培养责任制,要求培养人定期与培养对象进行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工作等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充分发挥老党员、优秀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老党员、优秀党员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入党积极分子成长;坚持“先上岗、后入党”的培养机制,结合入党积极分子的岗位特点,交任务、压担子、搭平台,全面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综合能力。

    建立监督约束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我党的一大的理论课题,这个理论课题如果能够解决好,就能较好地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为此,国企党委必须将现代管理学包括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系统管理、层级管理、分类管理、标准化管理、目标化管理、激励管理、对标管理等科学理念与方法引入到基层党建工作的伟大实践中,才能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建立起严密的内部控制机制和有效的外部约束机制,在现有的党员干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经济责任审计系统、党风廉政监察系统等基础上,构建一个全面、科学的党内监督系统。 

    建立保障服务制度。推动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切实保障党员对党内事物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关键是靠保障机制。为此,国企党委必须建立《先进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办法》《五好党员考核评选办法》《党员先锋岗考核评选办法》等多样化的党内激励制度,使党员对党内激励有稳定的预期,更多地感受到组织的激励;健全党内谈心慰问帮扶制度,为遇到各种困难的党员解决后顾之忧;加强党内程序性制度建设,与贯彻落实《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相配套,以加强党内程序性规章制度建设为重点,为党员行使权利设定公平、公开、细化具体的程序。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华丰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