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7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国经济怎么干? 七大政策“靠前发力” 进的举措“适时加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在疫情反弹多发和俄乌冲突升级的“双扰动”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最新预测,将2022年和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值均下调至3.6%。站在十字路口的全球经济,前景迷雾笼罩。

  大变局下,中国经济首季交出迎难而上的成绩单,一系列数据释放出“稳”的强音,透露出“进”的信号。不容忽视的是,近期,“三重压力”叠加“超预期”变化,中国经济面临新的考验。

  越是困难时刻,越要清醒坚定。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界疫情,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

  透过数据看趋势,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当下看未来——不畏浮云遮望眼,全面辩证客观审视中国经济,就会看到不断积蓄的复苏力量,就会看到中国经济前景的“一片蓝海”。

  面对“超预期”因素扰动,如何破局“三重压力”,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注入确定性,成为中国经济冲击迷雾、奋楫远航的一道必答题。

  高层密集研判新形势、把舵定向稳经济大盘——

  进入3月以来,从国务院常务会议,到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再到经济形势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几次重要会议均强调经济平稳运行面临较大挑战,并释放出经济政策要靠前发力、适时加力的明确信号。

  这是对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七大政策”如何发力的再动员、再部署。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等“七大政策”从提出、部署到不断细化、深化,勾勒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宏观政策靠前发力,力争早出台早落地早见效——

  4月11日,一笔24.75万元的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到账,让江西省金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魏仁忠松了一口气。

  该公司是一家生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新能源企业。目前锂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其中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上涨近10倍。留抵退税为缓解公司原材料采购资金压力带来了希望,魏仁忠说:“有税费大‘礼包’的力挺,我们有更充足的资金和更充足的信心应对市场变化,在大浪淘沙中提升自身竞争力。”

  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年初以来已经出台了20多项税费支持政策。货币政策方面,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实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关键任务扭住不放,以稳就业、稳物价支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把稳就业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密切关注就业领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根据形势变化提出新的政策建议”……就业形势座谈会释放出加码稳就业的信号。

  确保粮食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确定能源保供增供举措,提升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牢牢守住粮食和能源安全底线不动摇。

  重点领域集中突破,稳工业、扩消费、促投资举措频频“上新”——

  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二季度工业稳增长举措:多措并举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千方百计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加快重大项目投资,挖掘新型消费潜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强调着力扩消费促投资:推动出台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政策文件,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积极促进有效投资,力争上半年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疫情冲击之下,加大微观主体纾困和就业兜底,将是短期内的政策重点。未来政策仍将集中于抗疫纾困和提振经济。”在罗志恒看来,当下重点是关注疫情冲击的三大主体,中低收入人群、小微企业和基层政府,当务之急是统筹疫情防控与关键领域产业链供应链保供,畅通物流,避免经济停摆导致新的社会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24日表示,当前应有效控制住疫情,特别是在5月上旬控制住疫情,实施更大力度的宏观政策来对冲疫情影响,让二季度经济增速能够重返5%以上,这对为全国实现5.5%的预期目标奠定基础尤为重要。

  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困难吓住。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把住“稳”的关键点,找准“进”的切入口,在政策举措上靠前发力、适时加力,就能更好地以稳促进、以进促稳,从而有效稳定市场预期。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情,尽快控制住疫情多发局面,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精准把握中国经济“稳、进之道”,坚定不移抓下去,就一定能实现全年目标。

  (宋振远 李佳鹏 孙韶华 班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