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7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央企新闻宣传创新的实务要点及思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廖望

  提要: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新形势下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做好正面宣传和引导,讲好中央企业故事,凝聚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共识,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国有企业,形成中央企业新闻话语体系,是中央企业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使命。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节能)作为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改革发展党建工作,统筹舆论阵地建设、正面宣传、舆情管理、品牌建设等工作,深化重大主题宣传,提高宣传工作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拓展对外宣传渠道,为建设世界一流的节能环保健康产业集团提供强大精神力量,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本文以中国节能近年来开展的新闻宣传工作实践为例,就新形势下中央企业如何加强新闻舆论工作进行简要阐述。

  (一) 围绕中心工作,正面宣传创新高

  近年来,策划开展了“长江大保护”等50多个重大主题宣传,塑造了中国节能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国家队、主力军形象。聚焦主责主业,开展了“走进新国企”、“全国节能宣传周”等重点宣传活动。五年来,集团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报道960余次,今年以来获得央视报道9次,其中3次登上《新闻联播》。

  主流媒体实地探访,同心聚力同频共振。精心组织权威主流媒体开展实地探访活动,积极协同各类媒体做好大众传播。策划实施“走进新国企 长江大保护”媒体采访活动。2019年5月13日至22日,策划实施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共同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与中国节能共同主办的“走进新国企 长江大保护”活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22家媒体组成的媒体团走进中国节能下属贵阳、成都、湖州等地区项目,对中国节能业务板块负责人、项目公司负责人、项目所在地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项目所在地行政地区负责人、社区居民代表、农业渔业专业户等进行了广泛采访,深入了解中国节能主要业务和长江沿线重点项目情况,实地考察感受中国节能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的新进展,特别是长江大保护工作进展情况。当年同期,有关中国节能媒体传播热度达17990篇/条,较上个统计期上升393.4%,主动宣传效果显著。

  发挥主业特色优势,树立绿色低碳品牌形象。在国资委指导下,中国节能积极承办国资委2021年“节能减碳 央企行动”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与国资委科创局共同策划开展了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展示了国资央企近年来在节能低碳、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普及节能低碳理念知识,广泛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参与节能降碳行动。发挥专业优势,提供智力支持。借助中国节能在节能环保领域专业优势,完成国资央企“十三五”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总述文稿,提供科普常识及问题解读;邀请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等6位专家作主题演讲授课,并录制课件在中央企业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系统上线播放,供国资央企各单位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对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认识。借助媒体平台,讲好节能低碳故事。策划制作《中国节能绿色答卷》专题短视频,网站专题、系列微信,并通过图文、专题宣传片、短视频、长图、海报等多种形式,在国资委网站专题、国资小新等媒体发布后,浏览量达10余万次,在大众中引起热烈反响,营造了节能低碳的良好氛围,彰显了中国节能的绿色低碳品牌形象。

  (二) 强化舆情管控,危机管理有保障

  21世纪是互联网媒体新时代,任何事情发生都有可能通过媒体的传播被放大,引起社会舆论关注。对于中央企业来说,要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做好舆情管理工作。近年来,中国节能不断加强舆情管理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舆情管理工作体制机制,提升舆情管控工作水平,及时应对处置负面舆情,做好风险应对,为中国节能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完善舆情管理机制。在现有舆情管理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日常舆情监测、专项舆情监测、季度舆情分析研判、舆情应对处置相结合的舆情管理机制。强化舆情工作联系机制,与国资委宣传局及国资委新闻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等保持工作联系畅通。加大舆情管控力度,完成《加强舆情管理的专项工作方案》,每季度开展舆情分析研判工作,完成《舆情分析报告》,供集团公司参考。开展7*24小时不间断监测,第一时间掌握负面及敏感信息。完成重要项目专项舆情工作预案、监测、预警等工作。及时开展重大专项舆情管理。针对潜在重点舆情项目,建立专项舆情监测工作机制,撰写专项舆情报告,分析研判专项舆情态势,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妥善应对重大专项敏感负面舆情。

  (三) 畅通宣传渠道,扩大媒体朋友圈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产生海量的数据。包括中央企业在内,任何单一企业的新闻信息也容易被淹没,如果没有新闻媒体的支持,即便是好的内容也不能得到有效传播,不能及时有效送达到受众眼前。这就格外需要根据传播链的受众特点,充分运用各类媒体,丰富传播方式,做好精准传播。与媒体形成常态化、良好沟通机制是打造企业影响力的关键,中国节能不断梳理搭建适合自身的核心媒体库,做到和媒体及时沟通,日常信息点对点,重大信息集中发布。同时,搭建网站、微信、抖音等账号平台,建立集团公司自媒体传播矩阵,聚合传播能量,壮大传播声势,讲好节能故事,运用专业化传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借助中央媒体合力宣传。为扎实做好全国“两会”新闻宣传工作,中国节能组织协调央媒,充分利用行业媒体,组织召开媒体见面会,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创新运用全媒体平台,推出了有思想、有温度、有力度的系列报道,讲好中国节能故事和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中国节能主要负责人作为“首席传播官”,在两会期间,在参加政协经济界别联组会的发言等“共商国是”活动,被央视《新闻联播》等中央媒体进行了报道,传播受众量累计在5亿以上。同时,代表委员接受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中国网等高端专访,获得各大渠道和平台重点关注,广泛传播了中国节能声音和观点。

  链接专家智库权威发声。两会期间的新闻宣传工作对中央企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宣传节点,中国节能积极对接全国政协新闻局,国资委宣传局和新闻中心等单位,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指导和大力支持,策划推出对“委员通道”“共商国是”等活动报道,以及《对话新国企》栏目对委员的专访,传播效果突出,影响力巨大。通过此次的重大宣传活动,也深化中国节能与专家智库关系,凝聚共识,塑造形象,增强影响力的同时,树立了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的央企形象。

  强化行业媒体专业报道。近两年,中国节能邀请专业媒体中国环境报、经济日报、自然资源报、中国能源报、中国电力报、国资报告等记者走进中国节能项目实地深入采访,经媒体报道后获得良好反响,生动传播了中国节能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我国绿色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和有益经验。

  (四) 创新传播形式,占领传播制高点

  新闻宣传工作中,既要坚持“内容为王”,也需关注“方式为要”。融媒体时代传播方式日益丰富,通过传播形式和渠道的共融互通,打破了传统固定的传播方式,可满足社会多元化受众需求,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综合运用诸如数据图解、音频、视频、动画、H5轻应用等多种形式,进行更加生动形象的宣传报道。尤其是目前微博、微信、微视联动带来的微电影、微直播、微视频、微动漫等,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广泛应用。

  中国节能积极把握融媒体传播规律,以高质量新媒体产品带动大流量。积极利用人民日报微博、新浪微博等高端新媒体及社交媒体进行传播,大力提升媒体传播力,有效提升集团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在第27届“世界水日”到来之际,联合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共同策划发起“共饮一杯水”公益品牌活动,一周内话题阅读量1.4亿,视频阅读量356.6万,讨论量23.1万,触达粉丝数1.2亿人。策划垃圾焚烧发电厂环保科普传播,在人民日报官微发布,当日阅读量突破330万。策划《中国节能一分钟》短视频,在人民日报和国资委官方微博微信发布,阅读量达560余万次,获2019年度中国企业新媒体创作奖。策划《武汉医疗废弃物隐形战场》短视频,获2020年度中国企业新媒体创作奖。

  展望未来,中央企业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坚持守正创新、主动作为,统筹推进理论宣传、新闻宣传、网络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开创中央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为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作者单位: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