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营商环境排名 将从全球31进入前20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加入WTO可以说是中国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促成的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一个重要的划时代的转折点。”近日,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总结他对中国入世20年的最大感受时说。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彼时,魏建国的身份是原外经贸部副部长。

  如今,世界经贸格局走到新的十字路口。一方面,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呼声高涨。另一方面,区域性贸易协定开始崛起。中国在签署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后,也开始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

  魏建国指出,如果把加入WTO当作是“小学生”的水平,RCEP和CPTPP相当于是“中学生”的水平。下一步中国还会朝着更高的水平迈进,要达到零关税、零补贴、零壁垒,要做全球最佳的营商环境。

1.jpg

  2022年全球贸易将集中在亚太地区

  记者: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都形成了很大冲击,这会怎样重塑整个国际贸易的形态?

  魏建国:关于全球的贸易形态,我想引用毛主席的《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疫情过后,尤其是2022年将是“风景这边独好”。全球的贸易将集中在亚太,尤其是在中国。中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在这次疫情中经受住了考验。今年一季度中国的贸易以两位数增长时,很多专家学者认为今年的外贸增长可能出现前高后低;但我说不可能,因为中国的产业链已经生根开花结果,中国的货物贸易中不仅包含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还有一匹黑马——跨境电子商务。

  记者:这样的增长势头会持续多长时间?

  魏建国:还会持续一年到一年半。首先,一般贸易在这个关键时候补充了“三驾马车”中另外两驾马车——投资和消费的不足,而叠加跨境电商的强势增长,使得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势头还会持续到明年。

  其次,明年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RCEP一旦生效,15个成员国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的约30%,RCEP的签署意味着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成员国内部的交流也会进一步加强。

  第三,中国最早克服疫情,实现了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今年前10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9431.5亿元人民币(1478亿美元) ,同比增长17.8%;预计今年全年将吸引外资总额将超过1800亿美元,去年是1630亿美元,居全球之首。这些数据说明中国的营商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由此,明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会出现四个东移——制造业、技术、全球资本和人才东移。

  在RCEP正式生效之后,东移的速度会加快。中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也会出现三个很突出的变化:第一,以劳动力总量和成本为核心的传统比较优势可能会降低;第二,以资本、人才为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将会大大提升;第三,中国将会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提升内需的潜力。

  越来越多跨国公司的总部将会落户中国

  记者:您对于拜登任期内的中美经贸关系有怎样的预判?中美经贸哪些领域可以展开重点合作?

  魏建国:中美两国领导人最近的通话进一步表明,中美在下一步将会开启更多层次、多渠道的对话机制。两国元首最近的通话为中美下一步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这对于双方的无论是在经贸、科技、外交和教育等领域,特别是在气候变化和经济能源方面有更大的进展,开辟了道路。

  纵观今年前10月份,美国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进出口总额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增速达到23%,仅次于美国。中美的外贸关系仍然会保持这个势头。

  明年,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将会有更大的发展,中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将会有更大的成果。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今年已经达到第31名,很可能明年中国营商环境会进入全球前20。越来越多跨国公司的总部将会落户中国,特别是落户上海。大型的商务、时尚活动、旅游节、商品节、体育、时尚、文化方面的活动都会在疫情过后向中国转移,特别是向长三角转移。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

  在中国成功圆满召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过程中,全球疫情还没有彻底走出来时,全球经济活动开始复苏。如何抓好这个机遇,中国应该做好准备,这既既是一个考验,更是挑战,也是机遇。   (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