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4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千年汾酒今犹在(上)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凤凰

  酒这种东西,其实,并不是人类某个先祖发明的,它是天造,先于人类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酒精生成很简单——只要有酵素起作用,糖或淀粉都可以转化成酒精——这种过程,在全然没有人工参与的自然条件下,就可以完成。比如说,树上的果实,成熟之后掉在地上,果实里有糖,果皮上有酵母菌,酵母菌会糖分中大量繁殖,产生酵素,最后糖被酵素分解,转化成带有酒精的液体,这就是酒,天然的酒。

  我们说的人工酒,跟天然酒最大的区别是完成了两个革命,一是改用谷子做原料,酿出了黄酒,这是第一次革命,二是用高粱做原料,把酒精含量提高到20度以上,酿出了白酒,这是第二次革命。这两个革命,自然界没法儿完成,靠的是我们的祖宗。

  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是世界上最早用谷子酿酒的国家,这两个古国都有一种酿酒工具,叫小口尖底瓮。1982年的时候,我们中国的山西省汾阳杏花村遗址,出土了一大批史前酒器,其中最著名的也是这种小口尖底瓮。请注意啊,小口尖底瓮的形状和甲骨文中的“酒”字,形状基本一致,我大胆地猜想,或许“酒”这个字,就是小口尖底瓮的象形。另外请注意,杏花村遗址的小口尖底瓮有着长达6000岁的年龄,这说明,在人类用谷子酿造黄酒的历史进程中,山西汾阳没有缺席,同属于排头兵。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汾阳杏花村独树一帜,率先改用高粱代替谷子,酿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白酒。要知道在晋朝灭亡之前,世上所有的酒还都是谷子酿成的黄洒,而在南北朝时期,只有汾阳杏花村拥有了白酒。

  那么从史书上看,最早喝上白酒的是哪个王朝呢,南北朝时期的北齐。

  1500多年前,北齐第五任皇帝高湛,他在一封家书中有一句劝酒的话,史官把它写进了《二十四史》。他劝的是什么酒呢?山西汾阳的汾清酒。原话是这么说的,“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我在山西太原喝了两杯汾清酒,劝你在河南安阳也小酌两杯,言外之意是,这酒好喝。

  高湛这封亲笔信,是写给侄子高孝瑜的。高湛是老九,年龄比他的大哥小好多,高孝瑜是他大哥的嫡长子,所以这叔侄俩同岁,同样是容貌魁伟,最初关系特别好。史官引用这段话的原意,是为了表现高湛对同岁侄子的关爱,但是兄弟我注意到的却是,高家人喝的是什么酒。要知道《二十四史》中提到酒,除了这一处是专指,其他任何一处,全都是泛指。也就是说,汾清酒是惟一一种记入《二十四史》的品牌名酒。

  这个史料足以说明,汾阳杏花村的白酒已经拥有长达1500年的历史。

  1500年前的汾清酒有五大特点:

  一是酿酒原料从谷子改成了高粱。那时候,其他酒还都是谷子煮熟了之后酿成的黄酒,酒精度数低于20%。而高粱有更多的淀粉和特有的单宁,更容易糖化,而且还能极大地延长发酵时间,酿出度数更高的优质白酒。黄酒最大的问题是可能酸败,不可能长期存储长途贩运,汾清酒不存在这些问题。

  二是先用大麦制成酒曲,然后用酒曲来发酵。过去的酿酒原料要先糖化,再酒化,叫复式发酵,而用酒曲可以双边发酵,让原料同时糖化和酒化,这可以成倍提高发酵效率。要说明的是,酒曲是中国酒业的伟大发明,它让中国酿酒工艺独立于世界,与众不同。国外没有酒曲,必须把发芽的谷子磨碎,让它自己把淀粉转化为糖分,然后再加酵母,进行单边发酵,它的发酵能力远远低于双边发酵。

  三是酒曲加量大,而加水量小,所以酒精度数得到了提高。

  四是蒸酒设备从陶质改成了铁质,大大提高了蒸煮速度和蒸煮质量。

  五是静置时间长,酒色近乎于水,所以称为汾“清”酒,它和黄酒那类“浊”酒截然不同。

  这么一看,汾清酒和我们今天喝的汾酒,只差一步之遥了。而这最后一步,汾阳杏花村在隋唐时期再次率先迈了出去,他们首创了干和酒。

  什么是干和酒呢?汾阳杏花村发明了固态酿酒法,高粱和酒曲混合拌料,把用水量减到最少,于是过去的液态酒糟变成了固态酒糟,那么超强的酒曲,是在固态环境下,把高粱彻底酒化,最后让固态酒糟上蒸馏器,仅仅一次蒸馏,就可以获得很高的酒精度数。因为是固态酿酒,所以叫“干”和酒。因为无色透明,所以也叫白酒。因为酒精度数很高,所以又叫烧酒。这就是白酒烧酒的来历。

  刚才说到蒸馏器,必须大书一笔。淀粉和糖发酵后,会产生酒精,酒精的沸点不到80℃,而水的沸点是100℃,那么把酒糟加热到两个沸点之间,水还没有蒸发的时候,酒精却先挥发了,于是蒸馏器中的蒸汽里,酒精含量会大大增加,可以超过60%,冷却之后,它就是度数很高的白酒。 隋唐时期,固态酿酒的发明,蒸馏工艺的应用,这是质的飞跃。那时候的干和酒,就是今天我们喝的白酒,它是汾酒的前身。 不知道您注意没注意过,史书中,那些酒量超大的人,都是在南北朝之前,隋唐之后他们一起消失了。武松连喝18大碗,那是小说,不是历史。这是因为,喝果酒黄酒的时代,酒精度数低,许多人可以喝很多,但谁也不能这么喝白酒。所以您会发现,在隋唐之前,喝酒用的是大酒杯,因为小酒杯喝果酒黄酒太麻烦了,要不停地斟酒,但是到了中唐时期,15毫升的小小酒杯出现了,这是因为真正的白酒问世了,一小杯就可以喝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