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县城的施工方案设计、生产组织谋划到全部完成宣汉县城区的施工生产,我们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为的是确保城区内施工中的一切安全和保障地震采集资料的优良,若要是急于求成,可能就会事倍功半。”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公司华北分公司SGC2115队项目经理冯云龙说。
该队施工的普光双庙场-宣汉地区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地震测线要穿过整个宣汉城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大巴山南麓的宣汉,地处渝川陕鄂结合部,城区面积不大,但人口众多,建筑密集,道路纵横,施工难度很大。SGC2115队科学设计、周密部署、精细组织,于5月16日安全完成城区施工任务,创造了过城区施工的典范工程。
精雕细琢 科学设计方案
SGC2115队抽调各班组骨干人员与测量人员组成联合踏勘组,对穿越城区的测线实施精细化踏勘,详细进行尽职调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关键点,不留一个死角,将每一个障碍物的位置和大小清晰准确地标注在施工草图上,并精细制定施工方案和计划,对重难点地域逐点设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科学设计,精益求精,为施工夯实根基。
为打造过城区施工精品示范工程,甲方提出了严格要求,一是城区覆盖次数要达到理论覆盖次数的3-5倍,32384道大排列接收;二是测量放样和钻井点位要精确到一米以内。由于城区内有三条河流穿过,建筑物密集,要做到精确施工困难可想而知。
针对困难,该队一方面对重点地方施工方案进行反复论证,让设计更科学更合理,并制定阶段性施工方案;另一方面向分公司请求支援,分公司也调来了五台震源车,为城区安全顺利施工提供了保障。经过四次反复研讨论证,过城区整体施工方案和过程方案敲定,并报甲方审核通过。
多方协调 做足施工准备
该队成立了钻井布设小组、安全隐患排查小组、排列布设小组、测量补点小组、工农协调小组,各小组长分别由地震队副职担任,每天按照计划开展各项工作,为按时打响城区生产炮声做足准备。
排列布设、钻机布设小组成员每天走街串户,爬坡上岗穿梭在宣汉县城的工厂、学校、超市、地下商场、住宅小区等,寻找着每一个检波点、井位和节点,查看各个位置情况,是否有损坏情况,保证后续施工顺利。他们把每一个点位都牢记于心,哪里有问题,都能随时赶到、及时处理。
县城区施工,工农协调是重点。该队党支部书记薛航积极与宣汉县政府联系协调,并由一名副县长牵头,组织公安局、城管、交警、环保局、管道局、规划局、文化局等单位召开协调会,通过电视台宣传、印发宣传单,做好城区施工告知,消除居民顾虑。邀请政府领导到现场观看震源实验,对城内的井位进行踏看,得到了当地政府支持,为地震资料采集生产做足了功课。
精心组织 保证生产顺利
“宣汉县城区面积9平方公里,十几万人,地下管网复杂,仅主干道布设的可控震源点就达299个之多,我们采取井震结合的施工方法,见缝插针推进采集生产顺利进行。”冯云龙介绍道。
生产副队长王长军说:“有13条检波线贯穿地下室、地下停车场、地下超市,为保证采集质量,我们购买了8千多块湿砖坯,用来插检波器。”
采取井震结合施工,城区内又车水马龙,施工难度和警戒难度都大。SGC2115队在城区内主要路口和施工地点安排警戒人员,请当地交警协同警戒工作,保证施工顺利和采集质量。改造QC服务器的传输线类型,请南京震源专家帮助解决震源问题。加强和当地政府协调,政府专门派人夜间值班。
5月13日晚上11点左右,震源在老城区一医院附近施工时,医院出来了很多人阻止施工,差点发生肢体冲突,政府值班人员和地震队工作人员耐心解释,群众情绪得以平复。
过县城施工中,分公司总经理张伟、副总经理黄海洋坐镇指挥,积极和甲方沟通,督促现场生产管理,强化施工过程管控,为施工效率的提升起到了助推作用。(马琳 范永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