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朋朋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个企业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人才之间的竞争。充分发挥人才价值、挖掘人才潜力是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环节,政治思想工作能够积极引导员工的思想意识,有效调动主观能动性,帮助构建完善的价值取向,使员工积极融入到企业的发展要求中,自觉迎合市场对企业提出的需求,不断发挥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因此将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相结合,是每一个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探索上的必经之路。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政工工作结合的必要性
(一)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需要
新时期新产业环境下,企业员工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不只是局限在员工物质水平的满足和引导,更需要配套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引入政工工作思想中的理念和方法,能够有效加强员工思想管理,解放员工思想,满足与时俱进的企业发展需求。
(二)政工工作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员工的思维越来越活跃,自主意识不断增强,逐渐趋向行为思想独立化、自由化发展,政工工作必须在机制和方法上加以改进和升级,增强针对性和主动性,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结合能够充分掌握员工的实际情况,真正对症下药,提高工作效果。
(三)企业发展的需要
一个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一定是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政工工作的结合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的培养和发扬,政工工作深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引导员工将个人价值的追求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结合起来,持续提升员工素质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使经济利益在微观、宏观中协调发展,成为企业的重要财富。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政工工作存在的关系分析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政工工作的相同点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充分、科学、合理地发挥和运用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考核、激励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给企业带来效益。
政工工作主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企业员工进行思想道德的提升,实现企业管理环境的优化,推动企业的发展。从管理和作用对象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和政工工作的都是实施在员工上,最终想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都是对后续的人员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政工工作的融合点
虽然表面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和政工工作在工作中性质上存在极大的不同,但是在现代市场的不断发展下,双方都在逐渐朝着更加科学化、更加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双方的基本内涵都是以人为本,都是以人为研究、工作的对象,这使得双方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开展政工教育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三)人力资源管理与政工工作结合的现实性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充分、科学、合理地发挥人员价值和潜力,政工人员本身具有思想的先进性,可以教育、引导、激励员工,可以利用自己的政治知识素养,把工作变成富有亲和力的、激励员工前进的企业文化活动。政工人员进行思想文化引领、监督协调和教育,把企业文化形象生动的带入到员工的实际工作中,使员工充分体会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归属感,增加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人力资源管理与政工工作的结合途径
(一)全过程的思想融合
为实现政工工作全面深入人力资源的管理的过程,采用事前融合、事中融合、事后融合的分层策略。事前融合是让职工对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相关步骤和政策有所了解,让职工更容易接受企业在人力方面的调动安排。事中融合策略是要利用政工思想教育来有效协调企业的各方利益,减少人力资源改革对企业其他方面的工作产生的影响。事后融合策略是通过利用政工思想教育,及时调整涉及利益方面的各种问题,让职员思想水平与人力资源管理成果相匹配,逐渐实现人力资源改革的目标。
(二)将政工工作引入人力管理的激励机制
一个企业的激励机制对内部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着重要影响,企业可以通过创新政工思想教育的方法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多样化发展,增强企业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可以通过新媒体宣传、社交平台等将工作能力强、表现好的员工进行宣传奖励,加强员工对企业认同、思想素质的激励力度,有助于企业文化价值观的积极正确引导,提高企业的内部凝聚力。
(三)健全联动机制,维护员工利益
企业的政工思想教育工作应该与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职工及时沟通,制定出健全可行的联动机制,改善传统教育工作与部门工作脱节的现象。通过与各部门之间的深入合作,可以掌握各部门员工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对员工的相关行为进行积极引导,只有这样,政工思想教育工作才能得到职工的认可和同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