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0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需用制度来治理长租房甲醛超标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谢晓刚 时评人

  近日,自如甲醛超标的事情持续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同样被甲醛超标所困扰的王静(化名)和同室几个小伙伴们,只能在呛人的房间里等待这些问题的解决。昨天,王静告诉记者,无奈之下,她找到一家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三居室的三个房间均存在甲醛超标问题。(9月5日《北京青年报》)

  当下,一二线城市仍然是无数人外出拼搏、追求梦想的首选之地,然而房价的攀升和各种调控政策使购房难成为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将需求转向租房。有需求一定就会有供应,市场规律如此,近年来不少资本纷纷入局,其中便包括让不少房企、互联网创业公司和传统房屋中介纷纷入局的长租公寓。

  不过,最近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长租房先后陷入了推高房价、租金贷款等舆论漩涡,而这几天刷屏的一篇文章称,“阿里员工得白血病身故,生前租住自如房被指甲醛超标”,使自如也再次陷入了甲醛超标的风波。

  孰是孰非?

  公开资料显示,美国国家毒理学计划(NTP)和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分别已将甲醛列为已知的或可能的人类致癌物。而空气治理公司莱恩创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赵志伟亦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甲醛通常有15年释放周期,对空气的治理也应该是持续的。

  常识告诉我们,即便是在房屋使用前已经做了空气检测且已经达标,后期可能还是会出现个别房屋甲醛含量上升的情况。这主要与温度有关,尤其是夏天高温,会刺激家具里一些残留的甲醛释放。

  当然也不排除长租公寓行业存在产品等次参差不齐,个别房企出于盈利需求采取“速装速租”,而一些以低价为卖点的长租公寓使用了何种建材其室内空气究竟是否达标,更未可知。但从目前有关法规来看,无论是住建部门还是环保部门,并没有检测室内甲醛的执法权。因此,房企是否真正检测了甲醛指数,交房给消费者时是否安全达标,这些都没有一个权威、可控的规定。

  以上种种因素,很容易导致房企与消费者出现类似于甲醛超标的争议,即使闹上法庭,双方各执一词,很难找到真正的平衡点,消费者吃亏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最终舆论矛头会指向长租公寓行业,会将甲醛超标归罪于长租公寓管理不善或者不诚信,毁了国家政策扶持长租公寓缓解百姓,特别是年轻一代购房难问题的初衷。

  因此,我们要重视“甲醛超标”事件背后消费者对健康安全的合理诉求,更要客观对待长租公寓甲醛超标问题,从源头上采取防范措施,比如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赋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室内甲醛检测权,进一步明确长租公寓租赁双方的责、权、利,规范交房时验交项目和权威检测机构介入等等。从制度着手,既充分保障好消费者的权益和身体健康,又能够有效防止房企出现“速装速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