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上官琳娜
来与不来,念与不念,冥冥之中,铸就定数;只为相遇,呕心沥血,翻山越险;只为相见,转尽佛塔,仰首翘望,虔诚捶胸,游离出圣灵气息,我来了——亚青寺!
亚青寺,始建于1985年,由阿秋仁波切修建,占地0.15平方公里,海拔4500米,位于甘孜州白玉县察尔青乡。这里四面环山,草原连绵起伏,犹如静穆的绿河,飘逸的波浪在风中荡漾,一直飘在目不所及的天国。昌曲河长驱,滚滚而下,清澈明净,携雪山精气,纳雪花美丽,集天地灵气,横穿亚青寺,并刻意转了个圈,然后西折,消失在章台草原。
很神奇奥秘的圈,把觉姆和扎巴界定,形成小岛。岛内住觉姆,称“觉姆岛”,堪称“离佛祖最近的女儿国”,全世界女性出嫁最多的地方,达一万人以上。岛上五光十色,错落有致的万间木屋就是觉姆修行处所,自费五千至一万请人修建。我有幸上岛进入小木屋。木屋极小,下边是简陋的居室,厨房,上边是一间仅能弓腰打坐的经房,十分朴素、简单原始。没有笃实信仰,没有顽强意志,没有了断尘根,是不可能来到亚青寺修行。木屋主人文质彬彬,中等个子,尖尖的赭色帽下,俊俏脸庞上架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一笑酒窝浅露,洋溢着春的盎然。她叫洁,河北人,大学毕业,工作几年,某天一觉醒来,坚定出家修行,辞去工作,告别家人,不为来生来世,只为今生,终与亚青寺相遇,远离红尘烦扰和物欲横流的诱惑,内心充满蓝天白云的高洁!
阳光普照,暖洋洋中寻着诵经声而去,这声音随风消失在亚青寺。托嘎美妙声中,有缘来到“圆满光明殿”,宽敞厅堂,僧们满满盘腿而席,表情肃然,神秘凛冽,没有一丝一毫杂粹,在悦耳经曲中,我蹑手蹑脚地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默默盘腿落座,感受此生中第一次的虔诚,整个身心不由自主潜入经曲,整个灵魂在袅袅中飞,飞,飞向今生的相遇。这种感觉在一刹那间,像沉寂中盛开的雪莲花,仿佛把我带到了另一个境地,哪里的山川河流哺育我,那里的鲜花绿树碧草滋润着我,那里的我在沉寂中展开翅膀:飞向“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走出殿堂,偶遇同乡女子,袭一身紫袍,长发飘逸,让我联想到家乡的芙蓉花。我随“芙蓉花”围着白塔,转七圈经筒,转运转生转来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女子独自一人,还带来一箱子经书,住在条件简陋的小客栈,打五个”七“才回。女子很纯洁,被这里的山风、阳光铸成一朵慢慢吐蕊,放飞清香的雪莲。
正准备上车,两只山羊很温驯走来,把住车门,不惊不诧。嗬,这里也是动物的人间天堂,没有暴力威胁,没有禁锢,自由自在,只是受饥饿侵袭。中午我留下的面条派上用场,羊居然吃面条!不紧不慢,绅士吃法,令我们咋舌。据我们同行的摄影家刘先生说:冬天这里到处都是饿得走不动的狗,小狗更是在站不起来的时候死去。随处可见大狗吃掉自己孩子的情景,那才叫个惨。狗是最通人性、最懂爱、最维护自己孩子的人性化动物。可是,在饥饿面前却丧失殆尽!一丝阴影,不忍想,不愿想,也没有能力想,只为命运注定的相遇去相见。
落日的黄昏没有一丝倦意,红的是胭脂,金的是璀璨,把亚青寺每寸土地,每滴河水都抹得分外妖娆。紫蓝的天空用宁静沉寂的宽广,把亚青寺盖上。笃实的扎巴、觉姆在自然轨迹中恰如你来,恰好相遇,恰好相见,恰好在亚青寺找到属于自己灵魂的位置,这里是人间净土,修行者的天堂,回归自我的阶梯。
高原的夜,繁星朗朗,夜色墨蓝,沉寂的灯光星星点点,缀满山岗河流,殊胜缥缈的亚青寺,恍如天上熠熠的人间,像一朵在沉寂中盛开的雪莲花。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与你相遇。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夜,我听了一夜梵唱,不为参悟,只为途中寻你的一丝气息。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歌声低沉,传得很远。我的心被揪得支离破碎,我的情被震得化作一场秋雨,我的灵魂被刮出躯体,变成高原的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