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1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沿江高铁架起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金桥”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孙以兵

  沿江高铁雏形初现。9月2日,沿江高铁江苏段南线的沪通铁路张家港段铺轨;武汉到黄石南昌福州的高铁即将通车;渝鄂皖沿江高铁线路段已经确定。沿江高铁包括南京-安庆-九江-武汉-宜昌-重庆、万州-达州-遂宁-成都等高铁,连接华东华中西南地区,贯通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10大城市群。(《21世纪经济报道》9月6日)

  沿江高铁是我国现规划“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横向贯穿长江经济带中的沪苏皖赣鄂渝川等7省市,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显著。其与近邻北边的陆桥高铁、南边的沪昆厦渝高铁一起,通过与纵向的沿海京沪京港京广呼南包海等“八纵”高铁链接,组成覆盖整个长江经济带的极为完善的网格状高铁网,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 1-4 小时、城市群内 0.5-2 小时交通圈。这为加速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支撑保障。

  沿江高铁加快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相比沪蓉客专,沿江高铁等级更高、速度更快、辐射力更强。在全线贯通后,如乘动车从沪抵渝,时间从约12小时压缩到8小时以内,人们从事商贸、社会等活动的效率大为提高、成本支出更为减少,并加快人口、物资、资金、信息、技术等要素流动。这些可有效促进经济带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升级,更为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国际竞争力、培育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促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等创造更好的条件。

  沿江高铁有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全域旅游发展。旅游促进消费,带动第三产业。去年旅游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0%,其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对长江经济带也不例外。围绕着沿江高铁形成的高铁1至5小时旅游圈,为经济带做强长三角跨区域旅游城市群,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构建长江三峡山水人文、武陵山生态文化等特色旅游区,添加强劲新动能。可让人们欣赏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领略黄色庐山三清山、熏陶皖南徽商文化华东世界遗产等,都能近在咫尺。

  沿江高铁给力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两大战略融合发展。在经济带内,上海要建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长三角正在发挥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先发优势,重庆在打造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成都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正在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这些都需要强大的物流来支撑,而沿江高铁的建设,有可能让沪蓉客专转向以货运为主,为经济带提供高铁般的货物快运大通道,给开行更多的中欧、江海铁联运等班列奠定坚实基础,从而更好的畅通经济带国内外贸易渠道。

  沿江高铁的建设,是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的最好诠释。相信在沿江高铁等线路织成的高铁网地有力催化下,长江经济带能尽早的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更好地造福于经济带内占全国40%以上人口的各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