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1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国企改革思政工作需补齐“短板”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何卫东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面对国企改革中的新问题、适应新变化、迎接新考验,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对强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后的平稳过渡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从笔者调查了解到的国企现状看,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与国家和社会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的“短板”,亟须弥补,以利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宣传企业发展目标与反映员工需求结合不够紧密。

  常见有些企业通过职代会确立的年度工作规划目标较为宏伟,提出的工作措施和要求也较全面,唯独缺少员工收入提高幅度计划及福利待遇增长计划。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在宣传本年度工作任务时也大都对员工收入及福利待遇很少涉及甚至只字不提。企业各级领导面向员工宣讲年度规划主要内容并提出工作要求作思想动员时,也大都对员工收入和福利待遇闭口不谈。职工代表有关增加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的提案,一般都会被滤掉。即便有关领导在提案解答报告中涉及到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等敏感问题,也均含糊其辞。能讲出“保持去年水平”、“酌情相应提高”就算很冒高了。众所周知,员工有权利与企业共享发展成果。仅理直气壮地大讲企业发展规划,增总量、降成本、保安全、创效益,员工们听不到、看不到实实在在的个人实惠,这样的宣传鼓动明显缺乏吸引力和号召力。

  二、用于振奋精神的企业文化活动缺乏持久的活力。

  受我国“去产能”影响,有些国有企业中与生产联系紧密的机加工、运输业等企业生产经营均出现了不景气。在这困难时期,最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遗憾的是,很少看到企业利用企业精神演讲、企业文化传播等鼓动方式为员工提气。更不该忽视的是:有的企业对员工的合理化建议重视不够,不予采纳也不给提建议者说明原因,挫伤了员工关心企业命运的积极性。以至出现少数领导天天开会研究问题,却不见有管用的得力措施出台实施,也没有新颖有效的鼓劲活动蓬勃开展。正所谓:生产经营缺少招法,政治活动竞处低潮。其实,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搞“锦上添花”,更应搞“雪中送炭”。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因形式、方式方法的老套而缺乏影响力。

  现在有些企业仍然习惯于以层层开会传达贯彻会议精神代替各种工作任务措施的落实。再有就是层层下发文件,以转抄上级的全面部署作为本级对下级的要求。这种文件内容上下一边粗的层层传达贯彻,导致大话、套话、原则话、抽象话连篇。以至出现基层生产一线员工听了好长一段程式化公文语言,还很难搞清自己该做些什么。因为针对的对象不同,本应说给局级、处级、科级干部掌控的事,不分范围、不结合具体情况,照本宣科说给从事单一岗位工作的工人听,岂不是既浪费时间,又扰乱了一线工人的岗位专注度,还有的企业习惯以张贴标语口号来做宣传,营造氛围。岂不知,现在的生产一线员工对墙上张贴的抽象化标语口号基本顾不上看。标语口号不但起不到预期宣传效果,被风吹雨淋后影响环境美观,消除残迹还需付出一定的人力成本。真是得不偿失。

  四、受“追求利润最大化”影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削弱缺位。

  在国企业改革中,有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机构被撤并,有些企业负责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缺位,普遍缺少必要的经费投入,资料缺少,手段落后,缺少必要的组织保障。其导致的原因:一是因为企业经营者观念的局限,把企业片面地理解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荒废了原有的比较健全的组织建设,割断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济工作的关系。二是思想认识滞后,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也可以停滞。三是组织措施不力,有的企业改制后党组织隶属关系不明确,无人去抓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一些企业负责人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有的认为发展经济是硬指标,思想政治工作是软任务,各项工作都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只要效益上去了,思想政治工作自然就搞好了。有些企业绝大多数党组织、工会组织的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精减,思想政治工作诸多事项缺乏专人负责,加之雇佣、聘用、“一切向钱看”等思想作怪,工作难度加大。有些企业负责人又不注重发挥“主人翁”作用,不落实“依靠”方针,使职工参与意识减弱。另一方面,职工信息来源日益广泛,眼界越来越开阔,自主意识增强,同时也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国企改革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单一,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工作缺乏统筹规划,手段方法缺乏创新。一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口头讲得多,书面资料少,临时动作多,远景规划少,号召式、说教式、填鸭式等旧套路仍大量存在。以“包”代“管”、以“包”代“教”,思想政治工作与经营管理脱节,缺乏创新意识,对企业深化改革和生产经营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缺乏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

  上述问题属于部分企业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销路不畅、生产经营处于低谷的状况下,暴露出的带有共性的“短板”。为了弥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这类“短板”,亟须企业利用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优势,积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更新宣传工具,创新工作方法,利用多种途径,向广大员工讲清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趋势,既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来解释,又要用具有正能量的活生生的现实例证来回答员工们关心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这里的关键是:要本着围绕经济发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管用有效的经验做法,利用多媒体渠道和路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行。欲达此理想状态,笔者认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在以下方面下功夫,用真劲。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紧贴实际、服务发展。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结合经济发展奋斗目标,向员工做好形势与任务的宣传教育,激励员工积极为企业发展献策出力,而且还应讲清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关系,阐明员工与企业共享发展成果的道理。这样才能使员工心中有理想、前进有方向、工作有劲头、生活有盼头。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有吸引力和号召力。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振奋精神。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讲究前瞻性、及时性、实效性。企业应继承和发扬体现员工精神面貌的先进企业精神;有利于陶冶员工情操,振奋员工精神的文化场所和体育设施,应按时开放,充分利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引导。作为代表企业文化灵魂的企业精神,不能束之高阁,应发挥其振奋员工精神、鼓舞员工干劲的应有作用。越是在企业面临困难时期,越应大张旗鼓地宣讲企业精神,以精神动力推动经济工作和物质生活的改变。

  三、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好信息渠道、不断推陈出新。

  企业应借助多媒体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以往企业多依靠开会、下文件指导工作。这在信息传播渠道有限或者不畅通的年代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当今信息渠道畅通的年代,一些系统单一内容的会议能少开还是少开为好。为节省时间,降低会议成本,企业可借助多媒体,开一些网络视频会议、电话会议,还可以利用电子邮箱将会议内容发至接收者。日常的工作沟通还可利用手机短信、微信进行即时联系。这样就快捷得多,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办事效率。

  四、思想政治工作要落实到位、循序渐进。

  当前,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不断触及深层次问题,职工思想也异常活跃。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确保国企改革顺利推进,是企业面临的紧迫任务。如何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做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好三个环节,即内容上要突出一个“实”字、情感上要突出一个“真”字,方法上要突出一个“活”字。

  总之,新形势下,国企改革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开辟了新的天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国企改革的生命线,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主动探索,更要在实践上进行积极创新。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促进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企业无论怎么改,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能改,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改,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不能改。相反,越是改革,越是发展,越是需要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要站在战略高度,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措施,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效,开创工作新局面。

  (作者单位:河北兴泰发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