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玉强 王培
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有重大作用。古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当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工作追求,一种精神境界,内心的丰富和充盈便会成为向上的动力和源泉。学习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大爱好,他指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现象: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悬梁刺股、囊萤映雪、负薪挂角等都是勤学的典范和佳话,而成就这些佳话者无一不是有着远大志向、不甘庸禄一生的人。
目前,整体来看,煤炭企业党员队伍思想境界是高的,作风主流的是好的,纪律执行是到位的,但对照合格党员“四讲四有”这个标准,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还有很多不适应、不胜任的现象。尤其是部分党员学习力、创新力不强,对国家宏观政策、市场经济、金融贸易、企业管控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掌握不够。与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要求相比,思想观念还停留在“过去时”,习惯于用传统思维和惯性方式管理,思考问题层次不高、眼界不宽、创新不够,致使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难以突破。甚至还有个别党员平时不看书、不看报、不研究新情况,缺乏科学思维,知识匮乏。
一个不学习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越是在关键时期,越要加强读书学习。如果不能让学习成为习惯,不坚持学以致用,工作也会因为缺乏创新而举步维艰,甚至个人也会由于能力不足遭到淘汰。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全体党员要热爱学习,坚持学习。要采取多种方式学习,补充精神之钙。要向书本学习,学习先进理论和新知识。要向实践学习,提高自己应对复杂矛盾的本领和能力。
一要激发学习情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党员学习也不例外。不断地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愉悦地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机会学习或自主地探求知识,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目前,要切实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总体要求,积极思考,不断探索激发党员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内容、载体等,有效地开展党员学习工作,实现党员接受并乐于接受教育,愉悦地将所学知识储备化作工作动能。
二要提高学习能力。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这就要求广大党员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以便更好地解决新问题,开展新工作。要系统学习马克思理论,才能认清事物发展的本质。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要通过系统地学习马克思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矛盾观、发展观、群众观等观点,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工作中把握大局、把握大势、把握正确方向。
三要学习专业知识。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要不断学习,尤其是党员干部,不通过系统学习、不断学习,就会业务上不懂行、瞎指挥,工作上无主见、少方法。部分党员干部在单位无威信、工作无起色,都是因为专业学习缺失所致。学习专业知识要统筹“新”和“故”。“新”,就是要紧跟时代步伐。当今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知识的“保鲜期”越来越短。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拓展新视野、掌握新本领,才能不断适新应变,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故”,就是要“温故而知新”,经常回顾、梳理、总结以往学过的知识,通过经常进行“回头看”,获得新的启发,形成新的知识,拓宽眼界和视野。
四要重视综合学习。不经常学习,单一的知识结构已很难适应工作的需要。作为党员要培养健康的业余爱好,坚持阅读各种党报党刊,利用业余时间多学习与自己工作相关的计算机、经济管理、金融、农业、科技等相关知识,不断拓展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准确把握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重大方针、宏观调控和产业发展政策、行业发展趋势,自觉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思维指导工作,才能促进工作思路的创新,才能驾驭复杂的局面、促进工作的长足发展。要加强党性学习修炼,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新时期,在党员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显。党员干部要经常加强党性学习,提高修养,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做到“见贤思齐”,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从而督促自己,不断对照,查找问题,整改问题,做到防腐拒变,信念坚定,时刻牢记共产党人的使命。
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智,非学无以立德。”学习贵在行动,学习贵在用心,学习贵在善思,更是贵在坚持。“锲尔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不坚持,只能是半途而废,或小成而退,只有持之以恒,一以贯之,才会有所收获,阳光总在风雨后,最美的风光肯定要有艰辛的付出。勤学、善学、乐学、敏学,持之以恒的学习必将会收获甘甜。(作者单位:兖矿集团东滩煤矿)